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08
家
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
丹巴藏民独立师是丹巴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是红军中的第一支纳入红军建制的少数民族武装队伍,以马骏为师长的丹巴藏民独立师两干余人,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藏族革命武装,在配合红军作战打击反动民团和反动土司武装,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参观访问
中央红军机要室旧址
红军长征时,早年参加国军电台机要培训班里的一批红军也随队长征,虽然设备陈旧,但他们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为红军四渡赤水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当时机要工作负责人是曾希圣、李涛,该处为中央红军机要室旧址。红军在四渡赤水期间,能够迂回穿插,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除了毛泽东的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红军指战员的英勇作战,还得益于红军的机要和情报工作。毛泽东曾先后两次为红军的侦察电台题词:一次是“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另一次是“你们是革命的鲁班石”。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口
1935年,中央红军分别于2月18日、19日和3月21日、22日,第二次和第四次从这里渡过赤水河,当年红军搭浮桥的篾锁就拴在老鹰石上。有名的太平阻击战也发生在这里。红军击溃川军潘佐旅、周化成部和骆国湘带领的地方民团共3000余人。为了讴歌红军四渡赤水的伟大胜利,中共古蔺县委、古蔺县人民政府于1977年建立了渡口纪念碑。碑高12.26米,表示毛泽东诞辰日;碑座高3.5米,表示1935年;顶端高3.5米,表示1935年;顶端三面红军军旗表示红军三次转战古蔺。
参观访问
丹巴甲居红五军政治部旧址
丹巴甲居红五军政治部旧址位于甲居镇甲居二村境内,占地面积550平方来。旧址的前身是巴旺土司下属头人的一座组合碉房,主要用于储存粮食。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由原红五军团改编,原军团长董振堂,原军团政委李卓然)进往丹巴后,在此设立政治部(时任政治部主任先后是曾日三、杨克明),作为红军在丹巴宣传群众,组织并发动群众筹集粮草、衣物等物资支援大部队执行战役计划的策应地和后方。红五军政治部旧址作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孜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丹巴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着重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丹巴建立红色政权及藏族人民支持中国革命的历程。它是汉藏民族大团结的丰碑,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同时也是甲居藏寨景区的一个重要红色文化服游景点。
参观访问
龙坪红军楼
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龙坪寨,中央军委就住在这个古楼附近。入夜,桂系特务纵火焚烧民房,企图嫁祸于红军,挑拨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周恩来副主席和邓发同志,一面命令部队警戒,捉拿纵火敌特,一面指挥红军指战员奋力救火,终于救出了这座古楼东南面的100多座房屋。 侗族人民怀念红军,把这座古楼命名为“红军楼”。红军指战员奋力灭火。并抓获了纵火特务,次日便在“飞山庙”进行审判,当众处决了纵火特务,红军在此向受灾侗民发放光洋救济。红军走后当地侗民将”飞山庙”改为”审敌堂”。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二郎滩渡口
二郎滩渡口是红军二、四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2月18日,红3军团抵达二郎滩,19日拂晓,红3军团13团渡过赤水河,猛攻麻坪大山黔军阵地,黔军溃败,红军夺取了二郎滩背水战的胜利。红军打开了二郎滩黔军侯之担的“四公”盐号,将60万斤盐巴分给了穷人。19日至21日红3军团等红军主力从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再入黔北。1935年3月21日至22日红9军团等主力从二郎滩渡口渡过赤水河,重入黔北。
参观访问
道孚朱德故居
1936年2月28日,朱德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道孚后,与夫人居住于天主教堂,同时,政治部也设于此。红军在道孚历时4个多月,走遍了道孚的大小村庄和牧场,在道孚播下了革命火种,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和团结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波巴政权及党、团、妇女等群众组织。遗址因长年无人居住和管理,加之1981年1月24日道孚县遭受6.9级地震,现已破损不堪,只剩下残檐断壁。
参观访问
东门渡口
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长征第一渡口位于于都县城东门外。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10月上旬,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总政治部等机关组成的第一野战纵队和由中共中央、中央政府等机关组成的第二野战纵队,以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000余人,分别从瑞金、兴国、长汀、石城等地进抵于都河北岸地域集结休整,准备战略转移。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以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等机关从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为缅怀先辈伟绩,弘扬长征精神,2009年,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75周年之际,于都县委、县政府在此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并移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碑身为双船帆造型。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出发”“奉献”主题,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
参观访问
顶果山红军战斗遗址
1935年红军占领丹巴后,即派红五军团的三十七团(团长吴克华、政委谢良)驻守丹巴西南方的要道——牦牛和大炮山。1936年1月11日,驻防康区的国民党五十三师主力三一三团(团长黄仁英),突然向驻守在大炮山一线的红军发起进攻,红军被迫撤至铜炉房一带。军团长董振堂得知战况后,红军以一个连的兵力袭击小牦牛之敌成功,黄仁英退守顶果(锅)山,与红军对峙。21日,敌以两个营的兵力迂回于顶果(锅)山制高点,企图寻机突围,红军组织三个连兵力与敌人激战数小时后,敌被大量杀伤,战斗力大减,后红军又增派两连兵力,一举将敌击溃。红军退至五里桥,即以一部隐蔽于泥冲沟设伏,另一部佯装败退诱敌,截断敌军退路,诱敌的红军则返身回击,死伤300余人,100余人被俘。黄(国民党)被迫放弃牦牛、大炮山,向康定境内逃去。红军又恢复了牦牛和大炮山一带防线,直至7月才撤离该防区北上。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纪念在顶果(锅)山战斗中牺牲的战士,特为英雄立碑,以示纪念。
参观访问
北海抗日战争胜利亭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海社会各界集资,聘请北海著名建筑商衡兴隆,在北海中山公园内建造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亭各一座,于1946年元旦落成,北海人民称之为“血肉凝成的丰碑”。纪念碑已不复存在,仅剩纪念亭。亭座有“北海抗战史略”碑刻,记载北海人民在抗战期间为保卫北海,抗击日寇的英雄业绩。
参观访问
鲤鱼渡口
罗坳鲤鱼渡口位于于都县罗坳镇鲤鱼村,是中央红军第五军团三十四师长征渡河旧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三十四师是1933年由闽西游击队改编组建的,1934年10月17日从兴国撤离战场,来到罗坳地区集结休整,10月19日傍晚就是从鲤鱼渡口渡河出发,开始了著名的长征。在长征途中红三十四师担任殿后工作。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湘江,他们投身到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到最后弹尽粮绝基本上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因为受伤被俘,他趁着国民党军不注意自己用手,把受伤的肠子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自己不做俘虏的誓言,牺牲时年仅29岁,陈树湘断肠明志称为“断肠师长”这支部队也被称为“绝命后卫师”!
参观访问
顶果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丹巴,是组建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队伍——“丹巴藏民独立师”的藏区,是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牺牲的红军烈士最多、遗留老红军最多、红军留驻时间最长的藏区。红军于1935年6月中旬到丹巴,于1936年7月离开丹巴北上,前后留驻时间近一年。位于甘孜州丹巴县东谷乡境内的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第38世活佛白若·拥仲降参,他就曾经和红五军团结下深厚的友谊。红军长征攻打林谷贡、大炮山、五里桥战役时,活佛深明大义冲破重重阻力,倾囊支援红军30000多斤粮食、积极发动僧民参加红军,为保存中国革命力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献。该寺第39世活佛阿旺.丹贝降参传承前世活佛的遗志,他不仅抢救保护珍藏当年红军在顶果山遗留下的部分战斗武器和生活器具,维持当年战斗遗址、遗物的原样,更是尽自己所能在各个村落收集反映当时红四、红一方面军、藏民独立师在丹巴战斗历程的革命文物。 顶果山红军格勒得沙陈列馆由该寺第39世活佛于2016年四处筹措资金在寺内筹建,后经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历时四次逐渐扩建至300平方米、如今,修缮一新的陈列馆收藏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革命实物资料,汇集了阿旺·丹贝降参历时30多年、耗资100多万元的数千件红色藏品,是目前丹巴县乃至甘孜州唯一一家自筹自建纯公益性质的红军陈列馆。每一件红军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英雄的历史,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了理想信念历经血与火的考验,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忠诚。为了让红军精神永续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沧桑巨变,铭记住革命先烈们为国为革命抛头颅撒热血的奉献精神,陈列馆自建成后免费对外开放,先后接待了社会各界人士、干部、群众、学生累计达5万人次。陈列馆所在的顶果山雍忠钦岭寺位于甘孜州丹巴县东谷乡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苯教寺庙,历任39世活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丹巴县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恢复宗教活动的重点寺庙,恢复顶果山佛活殿堂。2004年12月,在向第五世格达活佛学习,争做新世纪爱国爱教好僧尼活动中该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评为“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和谐宗教活动场所;2017年2月被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民宗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文明和谐寺庙”。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98
99
100
10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