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色景点 1197 家
顶果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丹巴,是组建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队伍——“丹巴藏民独立师”的藏区,是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牺牲的红军烈士最多、遗留老红军最多、红军留驻时间最长的藏区。红军于1935年6月中旬到丹巴,于1936年7月离开丹巴北上,前后留驻时间近一年。位于甘孜州丹巴县东谷乡境内的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第38世活佛白若·拥仲降参,他就曾经和红五军团结下深厚的友谊。红军长征攻打林谷贡、大炮山、五里桥战役时,活佛深明大义冲破重重阻力,倾囊支援红军30000多斤粮食、积极发动僧民参加红军,为保存中国革命力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献。该寺第39世活佛阿旺.丹贝降参传承前世活佛的遗志,他不仅抢救保护珍藏当年红军在顶果山遗留下的部分战斗武器和生活器具,维持当年战斗遗址、遗物的原样,更是尽自己所能在各个村落收集反映当时红四、红一方面军、藏民独立师在丹巴战斗历程的革命文物。   顶果山红军格勒得沙陈列馆由该寺第39世活佛于2016年四处筹措资金在寺内筹建,后经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历时四次逐渐扩建至300平方米、如今,修缮一新的陈列馆收藏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革命实物资料,汇集了阿旺·丹贝降参历时30多年、耗资100多万元的数千件红色藏品,是目前丹巴县乃至甘孜州唯一一家自筹自建纯公益性质的红军陈列馆。每一件红军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英雄的历史,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了理想信念历经血与火的考验,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忠诚。为了让红军精神永续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沧桑巨变,铭记住革命先烈们为国为革命抛头颅撒热血的奉献精神,陈列馆自建成后免费对外开放,先后接待了社会各界人士、干部、群众、学生累计达5万人次。陈列馆所在的顶果山雍忠钦岭寺位于甘孜州丹巴县东谷乡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苯教寺庙,历任39世活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丹巴县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恢复宗教活动的重点寺庙,恢复顶果山佛活殿堂。2004年12月,在向第五世格达活佛学习,争做新世纪爱国爱教好僧尼活动中该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评为“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和谐宗教活动场所;2017年2月被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民宗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文明和谐寺庙”。
参观访问
北海烈士纪念碑(长青公园)
北海市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市长青公园内,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集中纪念革命先烈和为解放北海牺牲的43名烈士及北海籍在外地牺牲和外地籍在北海牺牲的其他革命烈士。1994年8月,被列为自治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面向公园正门,一条宽15米、由阶梯和平台组合而成的坡道直通公园门口,坡道两侧松柏叠翠、瑞草青葱,使纪念碑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挺拔壮观。纪念碑主体为船锚形,象征着北海是个沿海港口城市。圆形碑座分两层:上层平台面积为707平方米,下层面积为427平方米,护墙高0.8米。碑高22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贴花岗岩石片,正面镶嵌着1991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纪念碑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顶部链环孔内悬挂着一口大型仿古铜钟,取“警钟长鸣”之意。碑前立有5.6米高的铜像——位赤膊袒胸的壮士挣断脚镣手铐,背靠锚体昂首挺立,强有力的左臂托起一名健壮活泼的婴儿,寓意“解放与新生”。碑体背面宽8米、高2米的黑色大理石碑文墙上,铭刻着北海革命先烈江刺横、钟竹筠、易一德、薛经辉、阮明等的丰功伟绩。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在北海的土地上,有220多名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
参观访问
红色村寨交纳沟
红军长征时,曾途经炉霍县雅德乡交纳村1936年3月5日,红四方面军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九师陆续抵达炉霍,由于长途跋涉、几经战斗,伤病员的人数持续增加,红四方面军决定在炉霍休整。鉴于雅德乡交纳村可食用、可药用的植物多,红四方面军在此创办制药厂,设立了采药组、制药组和纺织组。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因缺乏药品和医疗器械,医生护士只有用食盐为伤病员消毒伤口,用自制木板代替夹板固定伤处,用白布和棉花代替纱布包扎伤口。与红军文化广场斜对着的田地里有一棵苍翠挺拔的大树,被当地人亲切唤作“红军纪念树”,此树需5人才能抱住。据了解,当年红军部队就围着这棵树安营扎寨。上世纪70年代炉霍发生地震,某部队也在此树下扎营,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抗震救援工作。为纪念红四方面军和前来抗震救援的这支部队,交纳村百姓视此树为珍宝。交纳村里还有一块“红军田”。当年从安徽跟随红军北上、只有17岁的蒲忠厚在一次围剿中不幸受伤,为保全生命,他只能进行截肢手术。看到战友的大腿被截肢,战士们心如刀绞,把蒲忠厚被截下的大腿埋在了交纳村的土地里。为纪念像蒲忠厚一样为国为民勇作战、洒热血的红军战士,交纳村民把这块土地用石头围了起来,并取名为“红协”,意为“红军田”。当年,朱德还在一村民家里住了三天三夜。该村民名叫生根,是村里的大户,他见红军战士主动帮村民看病做事,深受感动,便邀请朱德总司令在家里休整。受红军影响,生根坚定了一心向党的决心,于1950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藏民团。后来,为纪念红军和交纳百姓的深厚情谊,生根专门给孩子取名为“亚玛朱德”。在军民共欢乐的浮雕背后,是交纳村的红军文化展览室,该展览室于去年8月建成。走进室内,一块长木箱、一把藏刀和一杆藏枪,让村支书仁青想起了另一段往事。他说:“我爷爷是藏兵团的成员,帮红军牵过马,木箱是红军用来装枪的工具,一般驮在马背上;藏枪和藏刀都是我爷爷的,当年红军用过这藏刀和藏枪,一位红军领导还专门试用了这把藏枪。”
参观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