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08
家
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历史展览
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历史展览项目位于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展览分为定都瑞金、决策转移、准备转移、开始长征、胜利会师等五个部分,通过实物、图文展板、场景复原、多媒体影像、声光电等形式全面系统展示长征决策、长征准备、长征出发的历史。
参观访问
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距县城48公里。1934年11月上旬,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县文明司,根据行军安排,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驻扎在文明乡沙洲村朱通武家族的房中。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始建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约130平方米。据当地见证人朱玄阳回忆,当时的沙洲村村民受地主豪绅的欺骗,大部分村民都到山里躲避起来。总卫生部官兵到此宿营后,广泛宣传共产党北上抗日的主张和红军纪律,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防病治病,修房补窗;村民则帮助红军战士洗衣,短短几天就与当地村民建立了鱼水深情。
参观访问
中共甘肃省工委、甘肃省人民抗日革命委员会旧址
中共甘肃省工委旧址位于定西市岷县十里镇三十里铺村。 1936年8月,红军在攻打二郎山和岷县城的同时,组建 了以岷县为中心的革命临时根据地,进行57天的休整。期 间,在三十里铺村组建了中共甘肃省工委,由傅钟任书记, 成立了甘肃省苏维埃政府,由何长工任主席,同时组建了县、区、乡、村等苏维埃政府共34处。开展了筹粮筹款、斗争土豪劣绅、扩大红军力量等一系列革命活动。1996年中共甘肃省工委、甘肃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岷县县委、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岷县县委、县政府公布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公布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委宣传部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雷锋故居
雷锋故居位于雷锋纪念馆东侧150米处,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宣统年间,为江南农村民居风格的茅草土木结构建筑,故居原为地主给佃户建的庄屋,现保存的三间茅草房是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分给雷锋的房屋。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雷锋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年间,系地主唐少求给佃户建的庄屋,原有两进共12间,为湖南农村民居风格的茅草屋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西面临塘。现保存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分给雷锋的三间房屋。从1940年起,雷锋在此生活了18年。土地改革中望城县人民政府将此房屋分给雷锋,颁发给雷锋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载明房产“简家塘茅屋三间”。1958年雷锋北上鞍钢后,其堂叔雷明光在此居住过几年。1964年起,当地政府对故居进行维护管理。1968年,家乡人民在故居附近兴建雷锋纪念馆,故居由雷锋纪念馆负责日常管理。2000年,为了加强故居的保护管理,扩征了周边用地,增建了管理用房、围墙等配套设施。2011年,雷锋故居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韩田村,距县城47公里。1934年11月上旬,红军长征途经汝城县文明司,根据行军安排,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驻扎在文明乡培正学校(今韩田小学)。培正学校始建于1922年,是由毛泽东湖南一师同学张盛珊为首筹资兴建的,原有房屋12栋,两层泥土瓦房,坐南朝北,四合院样式,总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中间有一块操坪。现保存完整的房屋只有1栋。据当地见证者罗培有老人陈述,总政治部在培正学校宿营后,每天红军各部的领导都集中到这里,研究行军作战计划。同时,积极开展了大量的政治宣传活动,印发毛泽东、朱德联署的《出路在哪里》宣言书,至今,在尚存的房屋墙壁上,还清晰可见部分宣传标语和漫画。总政治部休整7天后,也随大部队向宜章里田方向行军。
参观访问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会址
岷州会议会址位于定西市岷县十里铺三十里铺村,该址原为村民居所,原址为正屋座北向南五檩四椽瓦房5间,东厢房是3间两层土木结构楼房,西厢房3间瓦房,南面是4间土棚房套大门(4间土棚为铺面)。20世纪50年代末,生产队拆除了东西南三面的房子,正房因有人居住基本原样保存。 1936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就贯彻中央方针,在岷县三十里铺村召开会议,即“岷州会议”。会上,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少数人不同意中央的部署,主张“西进”,以朱德为代表的多数委员竭力维护中央决定,并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会议最后否定了张国焘的意见,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制定了<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计划>,做出了“准备北上,迎击胡敌”的决定。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州会议上所作的决策,对于后来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观访问
雷锋纪念馆
湖南雷锋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新馆),位于纪念馆中央广场东侧,主体工程于2015年10月竣工,总建筑面积6275.5平方米,陈展面积3881平方米,坐东朝西,框架砖混结构,四层楼高,长方形外观,现代建筑风格,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基本陈列《学习雷锋好榜样》,分为"平凡的人生""伟大的精神""永远的榜样"三个部分。陈展面积3881平方米,共展出文物实物368件,照片359张,雷锋日记诗文61篇。客观真实地展示了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突出了雷锋同志的成长历程及雷锋精神在雷锋家乡的起源和传承。湖南雷锋纪念馆是研究、宣传、践行雷锋精神的主阵地,是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开馆60年来,雷锋馆人以“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为己任,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00多万人次,今年年均接待游客量实破200万人次。纪念馆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参观访问
新圩阻击战炮楼山遗址
新圩阻击战炮楼山遗址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新圩村,因山型似炮楼而得名。炮楼山是新圩阻击战中的第四道阻击阵地,也是红六师第十八团接替红五师防守之地。
参观访问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建于1997年,位于岷县城西十五公里处的十里镇三十里铺村,现辖十个主要纪念景点: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会址,甘肃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陈展中心,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泽东绿叶村旧址,毛泽东旋窝村旧址;张国焘、朱德大草滩旧址,二郎山战斗遗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红四方面军大学。相继被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2009年5月,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在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纪念馆占地9.5亩,建筑面积1698.8平方米,其基本陈列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玮,综合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再现了1936年7月初由红二、四方面军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历史功绩和红军长征在岷县的历史突显了我党运用智慧,维护团结,突破封锁,开展革命活动的奋斗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红军长征时期岷县人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整个展览深刻地揭示了团结是战胜前进路上各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的历史真谛。
参观访问
长沙国防(人防)教育馆
长沙国防(人防)教育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总面积7156平方米,主要包括主馆、元帅广场、题词碑廊区、中门楼等,陈展区分为六个厅,分别为序厅、国防教育厅、人防科普厅、影院、互动厅和国防知识走廊。陈展厅内容主要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新中国国防与人防建设成果、军衔、武器装备介绍及湖南籍著名英模录等。该馆的建成大力推动了全民国防人防教育工作的深入普及,是重要的拥军爱军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陈树湘烈士养伤地、战斗地
1934年12月10 日,陈树湘率红 34 师余部经江永上江圩,道县田广洞、立福洞,铜山岭山脉来到江华桥头铺牯子江渡口渡江。在抢渡潇水时,被民团击中腹部,身受重伤,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向道县四马桥转移。12月12日,陈树湘掩护王光道率余部90余人突围后,由于伤势恶化,在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馒头岭岩洞内养伤。 12月17日,当地保安团满山搜查,陈树湘率部再次突围,因身负重伤、弹尽粮绝,在馒头岭下冯督庙(洪都庙)不幸被道县保安团第一营何湘部捕获。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三岔纪念园
红军长征三岔纪念园位于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街道西端。 1935年10月10日,毛泽东、彭德怀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陕甘支队)长征途经镇原三岔,部队在三岔宿营。当天晚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居住在三岔镇西端一四合院内(解放前为一天主教堂)。2004年5月,县委党史办,组织部,三岔镇党委、政府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对这一革命历史遗址进行了维修和开发,建成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该纪念园坐北向南,占地900多平方米,有窑洞5孔,房屋3间,花坛1处。该纪念馆院落和周边道路硬化、绿化,室内布展100余平方米,搜集和整理了红军在镇原战斗生活的部分相关资料和革命文物。1983年,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被镇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共镇原县委公布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98
99
100
10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