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色景点 1197 家
湘桂古道
湘桂古道红军长征路是在湖南道州(县)和桂林之间的一条千年古道。这条湘桂古道主要是石板路,有些地段是钉子路(钉子路就是用小石头扎在泥地里铺成的路面)。从湖南道州出发,经广西灌阳文市,全州两河鲁荐、隔壁山、古岭头、新富洞和石塘镇乐板田、灌山、石田、石塘、余粮铺、杨梅山、麻市、凤凰、探鹏岭(旧名碳鹏岭)至界首入广西官道,沿着官道至光华铺、唐家市到达兴安县城,在此继续沿着官道从兴安县城再过古严关、大溶江、三街古镇、甘棠渡、乌金铺(即今乌石街)至桂林城;另一条古商道过灵渠,沿着海洋河再过兴安崔家、高尚镇翻越灵川长岗岭至桂林,或继续沿着海洋河至海洋圩、熊村、大圩古镇至桂林城。新富洞桂仔岩,它是连接桂林的湘桂古道的节点之一,现存乾隆24年(1759年)立的一块修路石碑,碑文记载“修砌广道大路名曰小南岭路”。所谓“广道大路”,即是广西全州到湖南道州的大路;“小南岭路”,即是南岭地区的一条南北通道。在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桂仔岩沿湘桂古道往石塘镇方向一公里处,发现一块道光15年(1835年)立的修路石碑,碑文记载“重修桂林大道”。在这块修路石碑旁还发现一块风化很严重的石碑,碑文残留“□□大道地名瑶头田路”。瑶头田路处于全州县两河镇和石塘镇交界之地,应属于桂林大道的一部分。湘桂古道上的 “广道大路”和“桂林大道”在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桂仔岩连接成湘桂大道。 在石塘镇灌山附近还发现乾隆25年(1760年)立的修官路碑,民国修的《全州志》记载灌山到石塘十余里为兴灌通衢,灌山古碑记载的官路,或是指兴(兴安)灌(灌阳)大道。这条湘桂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鼎盛期达500多年,成为湘南进入岭南又一条陆路大通道。
参观访问
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
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即临潭县苏维埃旧址,位于临潭县新城镇,苏维埃旧址占地面积6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由山门、戏台、大殿、东西廊房组成。展厅位于西廊,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党中央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过甘南;第二单元: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过甘南;第三单元:红四方面军长征过临潭; 第四单元:红军模范执行民族政策,各族群众拥护和支援红军;第五单元:革命火种;第六单元: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红色洮州。馆内陈设红军遗留文物48件,另有红军革命纪念碑廊一处。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长征途径临潭县新城镇,红军共停留47天。在这47天里,红军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基层组织,宣传抗日主张,击退敌兵进犯,并在新城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建立了甘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洮州会议是一次具有战略转折和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重新肯定了岷州会议所作出的重要决定,使红四方面军回到了党中央北上方针的正确轨道,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促进了团结统一,为贯彻党中央关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促成了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洮州会议纪念馆于1991年10月被临潭县人民政府正式授匾命名为“苏维埃旧址”,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二郎山战役遗址
二郎山战役遗址位于定西市岷县城南的二郎山,海拔约3000米,是岷县城的天然屏障。1936年7月,蒋介石命令鲁大昌以岷县为中心,并在舟曲、临潭部署兵力,构成封锁线,阻止红二、四方面军于甘川青边界地区之外。中共中央西北局8月5日制定了“岷洮西固战役计划”,决定乘敌主力尚未集中岷县前先机夺取岷县、临潭和舟曲。8月10日晚11时,红30军向二郎山发起猛攻。指战员在徐向前、陈昌浩和程世才、李先念指挥下,与二郎山国民党守军展开激战,4次突破国民党军碉堡。11日凌晨,红89师一部与国民党特务团在张家坪一带进行巷战,重创其一个营。同时红军继续强攻二郎山,冲上国民党军阵地短兵相接。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仅前沿阵地被突破、失却、再突破,反复多达7次。当晚,二郎山战斗正酣,红军又在火力掩护下,架起云梯强攻岷县城。战斗一直延续到17日,红军打死打伤国民党军1000多名,缴获轻重机枪11挺、迫击炮5门,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且岷城城垣坚固,二郎山易守难攻,加之武器较劣,弹药匮乏,红军人员也是刚出草地,体力虚弱,岷城急切难克。为保存实力,遂改强攻为佯攻,主力部队到西川一带进行休整。红30军将士用鲜血保证了岷洮西战役的胜利实施。 现存有红军与国民党鲁大昌部激战过的战壕,有的地方已被塌方土填埋。
参观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