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197
家
泸定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
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尝试过对沟通康藏的道路进行修筑,但大多归于失败,民国时期西康建省后曾尝试修路亦草草收场。惟有1950年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途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采取“一面行军、一面修路”的策略,在短短数年间竞修通了从雅安到拉萨的川藏公路。二郎山公路正是其中极为艰险的一段。人们军队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铸造了人类交通史的奇迹。建国60多年来,汉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发挥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改善着二郎山乃至藏区的交通状况,特别是世纪之交二郎山隧道的打通,是泸定交通新的里程碑。雅康高速的筹备和修建,也将成为康藏交通新的起点。在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二郎山的交通必将更加辉煌。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
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展陈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讲述的是红军一渡到四渡的过程,其中“三渡赤水”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当年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首长也就是从此渡河,茅台作为三渡之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陈列馆综合运用实物展陈以及声光电等技术,生动再现80年前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茅台酒镇与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情缘,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参观访问
苟吉寺红军驻地旧址(李先念居室)
苟吉寺位于甘南州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东达拉河西岸台地上。 苟吉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初为苯教,后改奉格鲁派,是四川省若尔盖县阿西卓仓寺的属寺。1936年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从四川进入迭部县境达拉沟后,先头部队在该寺驻扎、红四方面军前卫总指挥李先念曾在该寺居住。其后,大部队陆续在该寺宿营,前后历时二十五六天,并给寺院留下部分借条、枪支、银元以及红军标语等,后因经堂失火被毁。另,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时,周恩来也曾在此寺院养过病。1958年该寺关闭,1966年由于经堂失火,经堂和部分僧舍以及革命标语被毁。1983年5月重新开放,现新建有经堂、佛殿、茶房及白塔各1座,僧舍10余院,住寺僧人38人。寺院主体建筑大经堂坐北朝南,为二层建筑,外墙80-100公分由土夯制而成,内部为木结构。
参观访问
泸定桥景区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次年五月竣工,康熙御笔题名“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昼夜行军240里,英勇飞夺泸定桥一战,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十三根铁链托起了一个共和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事史上“惊、险、奇、绝”的不朽篇章,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句,泸定桥自此名扬四海,成为中国红色第一桥。
参观访问
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新靖镇民权街23号,原潘甘霖故居“甘霖大宅”,始建于1918年,总占地面积752.99平方米,建筑面积767.02平方米。该建筑结合了壮族居民干栏式和欧式建筑风格,是靖西市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于2003年3月13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传承靖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宏扬展示壮民族历史文化精髓,打造民族文化保护利用的范本, 2010年,县委、县政府投入100多万元对甘霖大宅进行维护和修缮,成为广西首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该展示馆蕴藏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生活性、艺术性的特点。展示了靖西市14个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靖西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另有“靖西壮族端午药市”、“靖西陶器制作”、“南路壮剧”、“壮族末伦”、“壮族提线木偶戏”等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参观访问
旺藏寺红军驻地旧址
旺藏寺红军驻地旧址位于今甘南州迭部县旺藏乡政府对面旺藏寺院内。该旧址总面积约11289.8平方米。旺藏寺藏语全名为“旺藏寺、扎西彭措琅”、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1745年,是县内大寺院之一。整个寺院呈品字形分布,大经堂等建筑内部为木制结构建筑风格、外墙墙体均由土石混夯而建。1935年9月14日晚11时,毛泽东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第1、3军团和军委纵队相继到达旺藏寺,作短暂休整。当晚第1军团住旺藏村,第3军团和军委纵队宿营旺藏寺院、毛泽东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里。经过一夜的短暂休整,第二天,红军仍沿白龙江南岸崎岖的山路向东前进。该寺院当时在方圆一二百公里内是最大的一座寺院,有喇嘛四五百人。红军走后,给寺院留下一部分枪支弹药和银元作为酬谢,并在寺院内建筑和围墙上留下了许多革命标语。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长征时也先后在该寺院进行宿营休整。1958年该寺院被关闭,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除两座经堂改作粮站仓库外,其余被拆毁、部分革命标语被省博物馆收藏。1980年11月25日重新开放。
参观访问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领事馆是两幢结构相同的法式二层楼房,总面积为1560平方米。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
红四方面军为了实施南下计划中的“天芦名雅邛大战略”。夺取泸定县北部的岚安作为物资运输线的重点。54天里红军历经数次恶战,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南下受挫后,辗转于甘孜的广阔天地间,与远道而来的红二方面军一起,几乎走遍了甘孜州的山山水水,在雪域之巅上谱写一曲感人至深的壮歌,红军在甘孜期间,灵活掌握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团结汉藏各族群众,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寺庙纷纷和红军订约,康北地区还建立了人民的博巴政府,在此基础上,康区群众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为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奠定了物资基础。
参观访问
韦寿增先进事迹陈列馆
韦寿增同志是广西靖西市地州乡甘荷村人, 1979年2月出生,1999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生前系靖西市安宁乡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2010年3月29日,在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靖西安德段)征地工作一线,韦寿增同志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31岁。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展现了当代农村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他不愧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和基层干部的楷模。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分别号召全国国土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和广西全区各条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向韦寿增同志学习,以韦寿增同志为榜样,争创一流业绩,推动各项事业深入发展。
参观访问
普玉龙孜苏寺红二、红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甘孜会师旧址
旧址位于甘孜州甘孜县拖坝乡八村普玉龙村50号,孜苏寺外的空地处。1936年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后兵分两路向康北进军:红六军团于6月3日在理塘甲洼与前来接应的四方面军32师会师;红二军团于6月30日在西康省甘孜县绒坝岔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30师会师。7月2日,红二、六军团抵达甘孜县普玉龙孜苏寺,在寺门外空地处与红四方面军举行会师大会。会师后红二、六军团和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同时决定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
参观访问
越南革命者在龙州秘密机关旧址
越南革命者在龙州秘密机关旧址,原为龙州黄大光和温仕杰的民居,始建于清末民初。1931年开始,越南革命者以做生意为名,在此租房,作为越南革命者工作的秘密机关。当时,在此工作与居住的越南革命者主要有;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主席,越南印度支那共产党书记黄文树、总秘书长黎鸿风,越南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常委黄文受、李如东等。这里曾举办过若干期越南干部短期训练班。
参观访问
川林村抗大青年连旧址
抗大青年连旧址一一川林村位于浆水镇东南4公里处,抗大在浆水办学期间,青年连设在川林村。青年连是抗大总校从延安到达晋察翼边区灵寿县陈庄一带后,于1940年初从各团连队中抽出一批青年人组成的连队,学期两年。青年连主要是为我军培养指挥人才和高级司令机关的参谋员。青年连连长郭茂芳,指导员谭天。1940年11月初青年连到达浆水镇川林村。旧址共两处,一处为工兵连伙房驻地,一处为青年连连部。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97
98
99
10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