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色景点 1197 家
昆明聂耳故居
昆明聂耳故居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甬道街37号,这栋小楼是1905年聂耳父亲开设药店的“成春堂”,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在这里。聂耳从小喜欢音乐,母亲经常哼唱的民歌令他着迷。1918年聂耳进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读书,课余时间,自学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经常参加学校和家庭“乐队”的演出。1922年进入求实小学上高小,1927年秋从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受进步书刊的影响,在学校参与了“读书会”活动,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1928年,聂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参与进步学生活动,被反动当局列为侦缉对象,1930年夏,聂耳离开昆明去上海工作。1931年4月,聂耳报考上海明月歌舞剧社,被录取为小提琴实习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人生。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全国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聂耳创作音乐的灵感,他把音乐创作与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经常到群众性集会上演奏《国际歌》,到贫民区、街坊等地体察贫苦大众的生活。著名的《卖报歌》正是聂耳在体验女工的辛苦,结识卖报的女童后,从女童悲惨的生活环境中创作出来的。1933年,经戏剧家田汉介绍,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危难之际,聂耳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他创作的《打砖歌》《打桩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开路先锋》《大路歌》《开矿歌》《铁蹄下的歌女》《饥寒交迫之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深情地表达了人民的呼唤、民族的怒吼。1935年初,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下了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国民党特务的追捕,田汉仓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留下了歌词后,就被捕入狱,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和香烟包装纸后,聂耳主动提出愿为主题歌词作曲。在编曲时,田汉的歌词初稿令聂耳感到有些棘手,如果忠实田汉的词作曲,唱起来不顺口,聂耳将原词末尾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前进!前进!前进!”改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电影《风云儿女》上映后,电影主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引起极大的轰动,立即成为全国民众传唱的歌曲,激发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抗战到底、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精神。《义勇军进行曲》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聂耳被人们称为“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人民的音乐家”。
参观访问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早期著名军事院校。在清朝末年,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天津北洋讲武堂、东北奉天讲武堂并称为三大讲武堂,民国时期又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齐名,并称三大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中心承华圃,东临翠湖,西接钱局街、北邻仓园巷,南与云南省科技馆毗邻。1907年创办,1909年重新开学,原占地约7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主体建筑四合院、内外练兵操场、兵器库、大礼堂、盟洗房、照壁、小花园、马既等。主体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为土、木、石结构中西合璧的走马转角楼,楼内通廊将全场480米,堪称中国最长的楼中通东、西、南、北四楼连为一体,居当时全国各地讲武堂之首。廊。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云南陆军讲武堂1935年停办,在28年办学历程中,共培养学员近万名。1935年至1945年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第五分校”1950年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1953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1958年迁出。1988年国务院公布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成立云南陆军讲武堂文物保护管理所,2009年设立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在云南辛亥革命、护国起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可谓“帅星闪耀,名将辈出”。因此,朱德在其《辛亥回忆》一书中把云南陆军讲武堂称为“革命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先后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参观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