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197
家
珠海市革命史料陈列馆
珠海市革命史料陈列馆位于香洲区凤凰南路,陈列馆是对珠海百年革命史迹的记载和图片实物展览的历史资料展览馆,收藏文物38件和一批纪念品、复制品、仿制品等,陈列1300多张历史图片及相关文字,全面系统地呈现了珠海百年革命史迹和现代美丽珠海。展馆内容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在土地革命的风暴中”“华南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解放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场”“万山群岛战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发.走进新时代”起大部分。
参观访问
珠海烈士陵园
香洲烈士墓位于珠海市香洲区狮山街道红旗社区凤凰南路1149号。1924年9月,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兼教官、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叶剑英 (1897-1986) 在香洲训练新兵,准备参加北伐。1925年4月26日晚,叛徒趁叶剑英东征之机,发动兵变,27位革命骨干惨遭杀害。翌晨,叶剑英闻讯赶回香洲,平息兵变,收殓烈士遗体葬于狮山之阳并集资兴建烈士墓。1982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将香洲烈士墓扩建成陵园,其中香洲烈士墓主体由牌坊、瞻仰台、墓台、27座烈士墓、赍志亭和巨幅浮雕组成,占地面积8366平方米。“香洲烈士墓”匾额、牌坊对联、《贲志亭记》和《满江红》词由叶剑英题写。2008年1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群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红十三军军部旧址(胡氏四房宗祠),是一座“口”字形的古祠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占地面积1467平方米,系5间两进、左右廊、合院式木结构建筑,有前厅、后厅、左右两廊,中央天井里有一方形水池。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召开之后,浙南农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视。1930年1月,党中央派金贯真到浙南。3月又派胡公冕等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5月,在永嘉县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辖3个团(后改建制为师),最盛时达到6000多人。红十三军是当时编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它以永嘉、温岭、永康为中心,经历大小战斗100余次,足迹遍及浙江南部20多个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
参观访问
抗大九分校纪念馆
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和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地址位于江苏省启东市海复镇启东市东南中学校内。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于1920年创建的垦牧高等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南通沦陷后,为了坚持抗日教育,通州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于1938年8月迁于此,故又称“通师侨校”。1942年2月,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镇 ,同年5月在此创办了“抗大九分校”。1947年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大式学校——东南中学迁入。该旧址见证了近百年来志士仁人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梦,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儿女追求真理、富国强民的复兴之路。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景点为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三进两院,东西两侧有厢房,后为二层小楼,房屋共74间,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 2014年6月,江苏省启东人民政府完成对该旧址的全面维修。修缮后的“抗大九分校旧址”内设三个主题馆和二个附馆。三个主题馆为: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东疆启明)、抗大九分校纪念馆(东南烽火)和东南中学校史馆(东风永健)。二个附馆为:《足迹追寻》和《启东军旅群英谱》。
参观访问
湘南起义纪念园
郴州市烈士公园位于郴州市曹家坪路东塔岭,是湘南起义纪念地最重要的纪念性革命遗址建筑群。公园内有湘南起义纪念塔、郴州烈士碑廊、革命烈士纪念亭、夏明震烈士墓、湘南起义纪念馆等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7339名烈士英名,其中党的建立和大革命时期223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5547名,抗战时期259名,解放战争时期191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19名,在1928年湘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有3814名。
参观访问
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活动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公益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救国道路、救国方法等方面艰苦而曲折的探求。 从1895年到1926年,张謇创办了实业、教育等多方面的企事业,这些都是他爱国主张的具体实践。他在创办实业初见成效后,高瞻远瞩,致力开创近代教育事业,不仅在城市开办学校,普及教育,而且在乡村、垦区兴办学校,使平民子弟能够接受近代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推动了本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使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城镇过渡到具有近代规模的新型资本主义城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謇经营南通,试图通过躬行实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道路,进而推广到全国,用以解决近代中国面临的深刻的社会危机。他在实践中体现出的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参观访问
平谷区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平谷区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桃棚村,展示内容以平谷及周边地区的抗战史、解放史、发展史为主,包括平谷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抗战时期联合县委、县政府、冀东西部地分委、公安科(锄奸科)旧址,英烈园、英烈馆等众多红色元素。2011年,被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2012年,被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评为中国红色文化传承基地;2015年,被平谷区委、区政府确认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红谷.党员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杨开慧烈士陵园
杨开慧墓位于杨开慧故居右侧棉花坡山头上。1930年11月,杨开慧就义后归葬于此。毛泽东寄30银元,以开慧的3个儿子名义立碑。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占地约20亩。1969年杨母向振熙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今地。从山脚至墓区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墓碑横置斜放,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开慧烈士之墓”。其下镌刻毛泽东撰写“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的题记。另建大型词碑一方于墓后,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开慧祖父书樵与父亲昌济的合葬墓以及堂弟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内。1983年重新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昆明聂耳故居
昆明聂耳故居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甬道街37号,这栋小楼是1905年聂耳父亲开设药店的“成春堂”,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在这里。聂耳从小喜欢音乐,母亲经常哼唱的民歌令他着迷。1918年聂耳进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读书,课余时间,自学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经常参加学校和家庭“乐队”的演出。1922年进入求实小学上高小,1927年秋从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受进步书刊的影响,在学校参与了“读书会”活动,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1928年,聂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参与进步学生活动,被反动当局列为侦缉对象,1930年夏,聂耳离开昆明去上海工作。1931年4月,聂耳报考上海明月歌舞剧社,被录取为小提琴实习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人生。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全国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聂耳创作音乐的灵感,他把音乐创作与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经常到群众性集会上演奏《国际歌》,到贫民区、街坊等地体察贫苦大众的生活。著名的《卖报歌》正是聂耳在体验女工的辛苦,结识卖报的女童后,从女童悲惨的生活环境中创作出来的。1933年,经戏剧家田汉介绍,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危难之际,聂耳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他创作的《打砖歌》《打桩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开路先锋》《大路歌》《开矿歌》《铁蹄下的歌女》《饥寒交迫之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深情地表达了人民的呼唤、民族的怒吼。1935年初,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下了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国民党特务的追捕,田汉仓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留下了歌词后,就被捕入狱,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和香烟包装纸后,聂耳主动提出愿为主题歌词作曲。在编曲时,田汉的歌词初稿令聂耳感到有些棘手,如果忠实田汉的词作曲,唱起来不顺口,聂耳将原词末尾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前进!前进!前进!”改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电影《风云儿女》上映后,电影主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引起极大的轰动,立即成为全国民众传唱的歌曲,激发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抗战到底、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精神。《义勇军进行曲》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聂耳被人们称为“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人民的音乐家”。
参观访问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地处京东大峡谷风景区,以冀东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以平谷人民及周边地区抗日斗争史实为线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军民一心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历程。展览分5个部分:八路军四纵挥师挺进冀东,古长城下燃起抗日烽火;开展武装斗争建党建政,创建盘山、鱼子山根据地;日寇野蛮实行“三光”政策,抗日军民坚持敌后斗争;浴血奋战夺取最后胜利,辉煌业绩永载千秋史册;缅怀先烈继承光荣传统,不忘国耻建设美好家园。
参观访问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早期著名军事院校。在清朝末年,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天津北洋讲武堂、东北奉天讲武堂并称为三大讲武堂,民国时期又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齐名,并称三大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中心承华圃,东临翠湖,西接钱局街、北邻仓园巷,南与云南省科技馆毗邻。1907年创办,1909年重新开学,原占地约7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主体建筑四合院、内外练兵操场、兵器库、大礼堂、盟洗房、照壁、小花园、马既等。主体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为土、木、石结构中西合璧的走马转角楼,楼内通廊将全场480米,堪称中国最长的楼中通东、西、南、北四楼连为一体,居当时全国各地讲武堂之首。廊。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云南陆军讲武堂1935年停办,在28年办学历程中,共培养学员近万名。1935年至1945年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第五分校”1950年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1953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1958年迁出。1988年国务院公布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成立云南陆军讲武堂文物保护管理所,2009年设立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在云南辛亥革命、护国起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可谓“帅星闪耀,名将辈出”。因此,朱德在其《辛亥回忆》一书中把云南陆军讲武堂称为“革命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先后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参观访问
平西情报联络站
平西情报联络站位于妙峰山镇涧沟村,建立于1939年6月,是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重要情报交通枢纽。由于当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近能联系北平情报人员,远通河北、天津、东北等情报联络点,再加山高林密及情报工作自身的隐秘性,又被称为“隐蔽的红色战线”,相继涌现出如许建国、梁波、钟子云等一批抗战英雄。电视剧《潜伏》《地下尖兵》中的许多剧情场景就是源于平西情报联络站的工作场景。2009年4月13日,平西情报联络站展览馆正式开馆,是北京市第一个公开展出的以情报战线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展览馆,现在是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隐蔽战线传统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97
98
99
10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