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色景点 1197 家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
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茨岩塘镇,距龙山县城22公里,下辖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红军医院旧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红二、六军团'供给部旧址蒙家大屋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1934年10月24日,任弼时率领的红六军团和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贵州省印江木黄胜利会师。28日,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进入湘西后发起猛烈攻势,于1934年11月26日在大庸成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12月10日,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机关迁至永顺塔卧,1935年4月12日,迁至龙山县兴隆街,5月6日迁至茨岩塘。从此,以茨岩塘为中心,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红色根据地上迅速展开。 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指挥下,先后取得十万坪、陈家河、忠堡、板栗园、芭蕉坨、招头寨、石家垭等重大战役、战斗胜利,粉碎了国民党重兵“围剿”,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胜利长征。同年,红六军团十八师为策应红二、六军团主力红军长征,留守根据地茨岩塘。红十八师在根据地内进行迂回作战,历时2个多月,行程5000余里,历经数百次惨烈激战,付出重大牺牲,最终杀出重围,用生命和鲜血掩护主力红军完成战略转移。1936年1月9日到达贵州江口与主力红军汇合时,原来的4000余人的红十八师仅剩600余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自创建至1935年11月红十八师突围长征,共历时393天,其中在龙山县257天。被任弼时同志称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龙山县(茨岩塘)是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之一,是红十八师长征出发地,红十八师是中国工农红军最后一支出发长征的红军队伍。 龙山县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基地”,湖南省“潇湘红八景”。
参观访问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塔卧村,馆内通过革命文物、雕塑、图片等方式,介绍了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成功创建了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辉煌历史。1934-1935年,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军团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来到湘西北地区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26日,根据党中央电示,在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同年12月1日成立省革命委员会。任弼时为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贺龙为省革委会主席和省军区司令员。同年12月10日,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机关迁往永顺县塔卧镇。“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坚守在南方时间最长、最大的一块红色根据地,被誉为‘江南的延安’。”革命活动区域达当时纵400里、横240里,200多万人的‘红色版图’根据地钳制和吸引了围剿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几十万军队,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红二、六军团有了战略依托,使其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红二方面军,为中国革命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