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17
家
李先念纪念馆
李先念纪念馆1993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修建,1994年4月5日动工,1997年6月21日开馆,2012年10月重新维修改建。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5平方米,馆名由陈云同志题写。纪念馆依山傍势,气势恢宏,造型典雅,仿古庭院式结构,长廊环绕,坡屋顶现浇,绿色琉璃瓦铺盖。序厅以李先念全身铜像及大型浮雕开篇,基本陈列分五个展室九个单元展出,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场景、壁饰型景观、多维动画演示等艺术手段,展览既严肃庄重,又有现代特色。其中:大型多媒体场景《中原突围》,充分利用多媒体,辅以幻影成像技术,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介绍了李先念在66年的革命岁月中,从一个普通的木匠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将军,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国家主席的光辉历程。 李先念不愧是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深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精神风范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参观访问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牛角坡52号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时的旧址。1921年冬,毛泽东偕李立三等来安源考察时,与工人们“谈及工人受痛苦受压迫及有组织团体之必要等情况,于是大得工友欢迎”,并提议以解除工人所受压迫与痛苦为宗旨,将路矿工人组成一个团体,起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安源工人积极筹建俱乐部。1922年3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先后召开了三次筹备委员会会议,选举李立三为筹委会主任,朱少连为副主任,组成俱乐部的领导机构——干事委员会,还设立了文书股、宣传股、游艺股、会计股、工人监察队等办事机构,部员也发展到三百多人。俱乐部以“十人团”为基本组织,十个十人团选一名代表,每工作处选一总代表统辖本工作处各十人团。工人加入俱乐部需交为数不多的常月费,作为俱乐部的活动经费。4月,毛泽东在长沙召开湖南党组织会议,听取了李立三的工作报告,认为安源成立工人俱乐部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由李立三主持尽快成立。5月1日,300多名俱乐部部员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向社会各界宣告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这天,俱乐部张灯结彩,头门的横匾上写着“五一纪念”四个大字,二门的横匾上写着“俱乐部诞生”五个大字,大会由李立三报告筹备俱乐部的经过,公布选出的职员名单,然后宣读《俱乐部总章》和《部员公约》,当然获得全体部员通过。最后由部员代表轮流演说。下午三点多,在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副主任朱少连带领下,全体部员从这里出发,冒着大雨游行示威,沿途高呼“纪念五一劳动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工人俱乐部万岁”等口号,并散发传单千余份。1922年9月,工人俱乐部组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罢工指挥部就设在俱乐部内。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住秘密处策应,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常驻俱乐部应付一切。由于有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的卓越指挥,再加上工人的齐心奋斗,大罢工取得圆满胜利。俱乐部迅速发展壮大,部员很快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这栋房子为五栋四间砖木结构平房,面积266平方米,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后由俱乐部购买。1922年底俱乐部搬迁后,这里改为工人补习学校第二校校址。解放后,这一旧址基本保持原貌。1982年2月23日,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6年5月28日奠基,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八十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历史纪念馆以序厅大型雕塑《大别山雄风)开篇,分《黄麻惊雷》、《商南烽火》、《皖西烈焰》、《赤区新貌》、《鏖兵大别》、《浴血孤旅》六个单元,以尾厅大型组合照片《将军摇篮》结束,着力展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雄的山--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业绩一一英雄的精神”,充分运用声、光、电、半景画、大型沙盘模型、置景等艺术手段,陈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参观访问
百色起义纪念园
百色起义纪念碑园坐落在广西百色市城东路后龙山上,占地面积126亩,雄伟的百色起义纪念碑高23.9米,碑体的造型是直刺苍穹的红缨大刀,高高地耸立在纪念碑园的中央,昭示着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力量,记录了80余年前那场“红旗卷起农奴戟”的光辉历史。碑顶凸起的“1929”字样标明百色起义的年份。1996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为征集和保护安源工人运动的文物,研究和宣传安源革命斗争历史而于1956年创建的专题类博物馆,1968年兴建了陈列大楼,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区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41平方米,展厅面积3567平方米(其中陈列馆面积3245平方米,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面积322平方米)。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与资料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1件/套,二级文物67件/套,三级文物2050件/套;负责保护和宣传的文物保护单位共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达5000余万人次,其中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200余万人次,陈云、王震、乔石、余秋里、邓力群、吴官正、曾庆红、贾庆林、俞正声、赵乐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到纪念馆参观指导。2007年11月5日,在全国率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免费开放至今为止已接待近观众1200万人次,2018年接待观众近120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全国巾帼建功示范岗、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工会干部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旅游服务最佳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等称号。
参观访问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87年11月动工兴建,1990年11月13日对外开放。馆名由除向前元帅题写,该馆占地面积4670平方米,建筑图积3200平方米,展线长2800米,馆藏革命文物300多件,馆内分设序厅和烈士陈列室两部分,生动再现了从1923年黄安建立党组织至1949年全国解放长达26年的革命斗争历程中,为了创建和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及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转战他乡而辆性的263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他们只是鄂豫皖苏区29县(市)14万英烈中的典型代表。
参观访问
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纪念馆始建于1999年,馆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2005年8月纪念馆基本陈列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分为序厅、起义厅、英烈厅、功臣厅、小平厅五个部分,展线总长为738米,其中起义厅为基本陈列,其余为专题展陈。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手段来再现历史,突出重点、亮点。同时,通过融合民族文化、民族符号于公共空间、展陈细节,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参观访问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萍乡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发源地,也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闻名遐迩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萍乡工农运动曾被誉为“江西之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萍乡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萍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抗日救亡、反抗暴政、护厂护矿的英勇斗争,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萍乡人民保家卫国、投身建设,顽强拼搏,砥砺前行。萍乡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统计,全市烈士在册8109名,无名英雄不计其数,本馆陈列114名革命先烈和英雄事迹,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光照千秋。纪念馆按照革命历史时期和革命重大事件将整个陈列分为6个单元,分别为“始立初心义无反顾”——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矢志信仰壮怀激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捐躯御辱碧血靖忠”——抗日战争时期、“生死相忘魂翔环宇”——解放战争时期、“赤诚报国舍身为民”——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以及“铭记先烈继往开来”篇章。
参观访问
七里坪工会旧址
七里坪工会旧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一九二六年冬,在中共党的组织下,七里坪各商店的店员组织成立了店员工会,一九二七年春,在黄安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又成立了七里坪工会,工会建立了工人纠察队,组织工人自制来福枪、撇把子枪、火药等各种武器。有力地配合了农民自卫队的武装斗争,保卫了工农运动的莲勃发展 对黄麻起义的爆发起了重要作用。
参观访问
红军亭
1930年2月1日,在龙州县爆发起义,红八军宣布诞生,邓小平任红八军总政委,全军共三千多人。为了保持与右江红七军的联系,邓小平决定打下左右江之间的重要通道——靖西,派第一纵队转向消灭靖西郑超叛军,部队行至胡润时,邓小平在湖润镇大榕树下召开动员会。
参观访问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是根据少奇同志1951年“要在安源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指示兴建的。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绿化面积13000余平方米。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无名烈士墓、烈士纪念馆、英烈名录墙、烈士纪念亭、烈士集中墓葬区等烈士纪念设施。1987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997年,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萍乡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群众达30万人次。
参观访问
黄麻起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
黄麻起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麻城市陵园路75号,始建于1977年,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烈士纪念设施有“一碑一园一墓两场四馆”;即: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将军园、王树声大将墓、烈士纪念广场、李硕勋烈士纪念广场、鄂豫皖红军发展史陈列馆、大别山红廉文化馆、麻城革命纪念馆、王树声纪念馆。黄麻起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被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区内烈士纪念设施与园林、绿化,配置协调,相互衬托。苍松翠柏环绕,四季鸟语花香,气氛庄重典雅。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和党风廉政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广大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凭吊先烈、陶冶情操的重要场地。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