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08
家
郑州二七纪念馆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钱塘路中段82号,是为纪念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及京汉铁路全线总罢工而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它首先在郑州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并在郑州决定举行京汉铁路全线总同盟罢工,因此,郑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有着光辉的一页。
参观访问
兰考焦裕禄纪念馆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裕禄大道88号。纪念馆建成于1993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个人革命烈士纪念馆。焦裕禄,原兰考县委书记。兰考是焦裕禄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参观访问
焦裕禄烈士陵园
焦裕禄烈士陵园位于兰考县裕禄大道,内有焦裕禄事迹陈列馆,共3个展室,6个部分,介绍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根治“三害”的事迹。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历届领导班子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誓将旧貌换新颜。同时,高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强调调研指导兰考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务重干,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参观访问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1960年代,林州人民为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愚公移山神话穿越千年时空定格在了太行山上。林州人民改造自然的壮举凝成了这座气壮山河的雕塑,十年的艰辛与智慧、十年的心血与砥砺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参观访问
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
陈官庄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河南永城市东北15余公里处,规划面积125公顷。以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为载体而建立的烈士纪念地。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关心着陵园建设,伍修权、布赫、陈士榘、张震、迟浩田、何鲁丽、张怀西、张思卿等先后到这里参观凭吊。目前景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以战争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载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参观访问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 馆名由迟浩田将军题写。 2011年11月6日开馆。建筑面积9162平方米,是钢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由建筑大师齐康教授设计。馆内设有一个4000平方米的陈列展示厅,并布置了1440平方米大型油画和900平方米的地面塑型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全景画馆,生动展现了中央军委英明决策、总前委卓越指挥、参战部队英勇善战、人民群众全力支前的辉煌历史。是全国一流的战争题材的博物馆。
参观访问
彭雪枫故居
彭雪枫故居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城南七里庄村北。1907年9月9日彭雪枫将军诞生于此,并渡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原系草房,1938年由雪枫的父亲彭延泰改建为瓦房。1982年镇平县人民政府确定彭雪枫故居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南阳地委宣传部和地区教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故居占地总面积11亩,建筑面积460多平方米,生产生活用房21间,展品140余件,由故居广场、竹园、生产和生活用房等部分组成。
参观访问
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城东北隅,紧邻312国道,占地面积37亩,主体建筑5916平方米。是为纪念我党我军优秀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彭雪枫同志,于1984年由中共河南省委报请中央批准,在将军故乡镇平县城奠基兴建,1988年11月建成开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杨尚昆、张震、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极大重视和支持。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题写馆名。
参观访问
安阳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
马氏庄园(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位于西蒋村马氏庄园。1947年6月3日,中央军委下达作战命令,让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在6月底突破黄河防线,南下作战,挺进中原。在这一背景下,刘邓大军进驻西蒋村马氏庄园,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南征的出发地。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雄浑庄重,不仅是一部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巨著,一座红色经典旅游景区,更是一部集儒学、建筑、风水、书法、楹联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百科全书。
参观访问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吉鸿昌,字世五,乳名恒立,1895年生于河南周口扶沟县吕潭镇,自幼倔犟豪爽,胸怀大志。1913投军,1926年争加北伐,由于作战勇敢机智,屡战奇功,深得冯玉祥将军器重,逐级提拔为军长,继任宁夏省主席职务。1932年接受进步思想加入中国共党,1933年受党委托组织领导察哈尔民族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在对日作战中,攻克康保、拿下宝昌、收复多伦、日寇闻风丧胆;1934年转入天津地下活动,建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组织抗日义勇军,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同年11月9日不幸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时年三十九岁。就义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刑场雪地上留下气吞山河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壮丽诗篇。
参观访问
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旧址
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旧址位于鹤壁市石林村的法隆寺。1947年6月10日,石林会议按预定时间在石林村的法隆寺召开。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分别主持会议。会议对强渡黄河、攻占鲁西南、跃进大别山的战略部署作了具体研究,明确了各个纵队的作战任务,具体行动的时间、路线和渡河的出发点,以及宣传动员、后勤供给等工作。石林会议后,野战军加紧了南下的准备工作。6月20日,刘邓首长发布了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命令。6月21日,邓小平政委在野战军直属部队营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战略进攻的动员报告。6月26日,刘邓首长又发布了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补充命令。至此,刘邓大军陆续离开鹤壁,由内线转向外线,打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
参观访问
抗大四分校旧址
抗大四分校旧址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李寨镇麻冢村,原是清代建筑泰山庙,占地面积520平方米,院内矗立着我国著名高级将领彭雪枫将军的半身塑像,半身塑像下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捐赠的碑座。塑像后坐北朝南的三间大殿,便是当年学员上课的课堂,现已布展成纪念馆。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历时最长、最艰苦、损失最大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最广泛地全国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在豫皖苏边区,在以彭雪枫为首的游击支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迅速于1939年春建立了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培养地方军政人才,彭雪枫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简称抗大四分校)。抗大四分校(包括“雪枫军政大学”)共办了七期,为新四军和党政机关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 自抗大四分校停止招生以后,经过70多年的历史变迁,目前,抗大四分校在河南省永城市李寨镇麻冢集仅存一个校部旧址,已经难以发挥应有的历史和教育功能。尤其是“十九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导思想的提出,有关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国上下开展的如火如荼,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传承活动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革命老区寻根、重走红色路的单位和红二代、三代日渐增多,社会各界要求重新弘扬抗大四分校艰苦创业精神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抗大四分校固有的旧址已经不能满足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传承的需要。因此,扩建抗大四分校已经势在必行。 为了追寻抗大四分校历史印记,有利于增强红色革命纪念地的知名度,2018年10月,河南省永城市计划重建抗大四分校。新校规划占地60亩,目前前期规划已经完成,筹建工作正在实施。 新扩建后的抗大四分校由广场、指挥部、校部(旧址保护)、纪念碑、纪念馆、精忠堂、教室、马厩、图书馆等设施组成,并同时建设曾楼银杏树周边教学设施。 扩建后的抗大四分校,将成为辐射永城周边三省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和新四军四师师部、鲁雨亭纪念馆、永城市革命烈士陵园、夏邑彭雪枫纪念馆等抗日战争纪念设施一起组成抗日纪念地群体,并与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等解放战争重要纪念设施一起,组成永城市经典红色旅游目的地,加入全国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对促进永城经济发展和提升永城知名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
98
99
100
10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