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17
家
无锡秦邦宪故居
旧居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条轴线,深七进,面阔各三间,分门厅、轿厅、正厅、住宅区。每进之间庭院、内廊相通,中间有中廊相连,西侧有备弄开和横廊相连。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秦邦宪于1916年一一1921年居住在西轴线上第四进,面阔三间,东厢房为书房、西厢房为卧室,中间为客厅,庭园前的石库门额刻有“进德修业”四字,建筑布局及结构保留完整,为典型的江南晚清建筑。
参观访问
沂蒙六姐妹纪念馆
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是为宣传和传承沂蒙六姐妹精神而建设的专题展馆,2011年5月建成开馆,馆名由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纪念馆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为英雄热土红色家园、水乳交融红心向党、信念如山红心似火、不改初心红脉传承和亲切关怀继续前进等5个部分,集中展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妇女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期、新时代谱写的奉献奋斗之歌。
参观访问
无锡顾毓琇故居
顾毓琇纪念馆位于无锡市学前街3号。顾毓琇纪念馆是在顾毓琇故居的原址上设立的。顾毓琇故居的建筑是根据江南民居的特色修复保护的。修复后的故居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共五开间四进。第一进为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第二进为顾毓琇先生作为“科教泰斗”、“文坛大家”的陈列展示;第三进为顾毓琇先生的“成才之路”、“爱国情深”的陈列展示;第四进作为资料研究用房。另还有“暖阁”、“怀椿阁”原址原貌修复展出。
参观访问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
大青山位于蒙山主峰的东麓,海拔686.2米,是费县、蒙阴、沂南三县交界的最高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广场最东面矗立着由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名的纪念碑,碑高19.41米,基座对角线11.30米,象征着大青山突围战发生在1941年11月30日。广场两侧的八尊雕塑,展现的就是大青山突围战中的英雄人物。
参观访问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冲山村北山,此地亦是当年太湖游击队“冲山突围”所在地,纪念馆主体建筑1700平方米,馆内以展板、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完整展现了太湖游击队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通过陈列抗日将士生活用品、作战工具、信件书函,并辅以联络站、交通船、太湖芦苇荡等场景,生动再现了游击队战士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情景。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是一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场所。
参观访问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景区位于费县薛庄镇,占地200余亩。纪念馆采用了“两馆一轴”布展方式,分为序厅、沂蒙烽火燃遍沂蒙、浴血青山胜利突围、蒙山沂水铭记殊功、军民一心水乳交融、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等部分。全面展示了山东党政军民在大青山突围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悲壮场景。在表现形式上,纪念馆采用历史图片、实物、油画、雕塑、场景复原、陶艺长廊等展示手段。
参观访问
燕子河会议
1932年9月,在国民党调集30万军队猖狂进攻鄂豫皖苏区的危急形势下,转移到燕子河的中共中央燕子河分局,鄂豫皖省委和 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于9月27日在凉亭坳刘家庄开会,研究四次反“围剿”和红军行动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沈泽民、徐向前、陈昌浩、王平章、蔡申熙、郭述申、张国焘等。会上,张国焘、沈泽民等多人发表不同的意见,红25军军长蔡申熙建议跳到外线作战。西出平汉路。会议最后决定放弃东出潜山太湖计划,以郭述申、徐海东等带少数兵力在皖西扰敌后路,主力向西转移。9月底,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燕子河,向西一路浴血奋战,于10月8日到达湖北红安西河口。10日晚,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依据蔡申熙在燕子河会议上的建议,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西出平汉路转战,后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此间行程约3000里,堪称红四方面军的“第一次长征”。
参观访问
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北京香山公园碧云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灵柩曾暂时停放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四年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至南京紫金山时,曾在此殿设灵堂,举行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后这里被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供人们瞻仰。纪念堂两侧设有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室,详细介绍了先生从求学立志到抱病身亡一生的奋斗历程和革命业绩。
参观访问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位于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东麓由于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所以这个村子叫白石屋村。白石屋村风光优美,三面环山,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楼”,极为隐蔽和幽静。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凭借这种隐蔽而幽静的地形,白石屋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厂都曾长期在这里驻扎,至今遗址犹存。
参观访问
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金寨县燕子河镇老街,建筑占地面积255平方米。1932年3月,由于中共五星边区委遭到破坏,中共皖西北道委报经鄂豫皖省委同意,建立六安、霍山、英山、罗田、商城五县边区苏维埃政权,设中共五星县委员会和五星县苏维埃政府。下辖军事指挥部、五星独立团、游击大队和群团组织。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县委部分干部和武装编入新组建的红27军第3团,县苏维埃政府也随之撤离。1979年,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列为县级保护单位,是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
1947年七、八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批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它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战略区的反攻和进攻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的全国规模的巨大攻势。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参观访问
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作战办公室旧址(通县)
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通州区宋庄镇宋庄村中街北侧。解放前乃王姓地主院。1949年1月2日,解放军平津前线指辉部驻此,一面指挥战争,一面谈判和平解放北京。后一直为乡、公社、镇机关所在地。2014年进行整体修缮。是和平解放北京的重要历史见证。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