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色景点 1197 家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故居位于长沙县清泰乡第五甲下板仓屋场(现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现存大小房屋36间,土砖木结构,普通农舍建筑风格。整个故居占地约1400平方米。故居是杨开慧童年和少年时代成长以及后来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杨开慧在这里诞生,12岁时随家迁居长沙;1927年八七会议后,杨开慧携儿子岸英、岸青、岸龙回到故居,直至1930年10月被捕。故居也是烈士杨开明、杨展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曾多次到板仓,并在此召开农民座谈会。 故居房屋以堂屋为界,北部为杨开慧一家居住,南部是叔父家居住,此外,还有佃户用房、农具房、杂屋等。1966年修复并对外开放,1983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复原展出的是反映1901年至1930年这一时期的故居概貌,主要陈列有:杨开慧的住房、杨开慧父母、叔父以及兄长杨开智的住房,堂弟杨开明烈士、侄女杨展烈士的住房,同时还陈列有毛泽东住过的房间和召开农民座谈会的地方,保姆陈玉英的住房、堂妹杨开云、杨开秀、杨开英的住房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在故居共三次发现杨开慧遗物书信,特别是1982年、1990年杨开慧书信手稿的发现,提升了故居的文物价值,并为研究杨开慧革命思想形成及发展等提供崭新的依据。
参观访问
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
红色,象征光明,指引信仰,凝聚力量,召唤未来!潇湘城南,青石江畔,群山翠柏深处的永连村,坐落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红六军团党性教育基地。红六军团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1934年8月4日在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的指挥下从江西遂川横石出发,踏上西进的征途。8月23日凌晨进入零陵,24日晚在画眉山村(现永连村)召开作战会议,25日挥师沿黄溪河上阳明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六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是红六军团西征的历史见证。在零陵这方热土上,镌刻着潇湘儿女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凝聚着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为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存史、资政、育人作用,零陵区以红六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为核心,利用零陵丰富的红色资源,集中打造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创建“零陵红”系列党建品牌,构建生态红色旅游产业,推进乡村振兴,铸就新时代的零陵“新名片”。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占地300亩,总投资约3600万元,建有红军潭、红星广场、画眉廊、爱民亭、展示馆、红军学校、旧址纪念广场、红军亭、栈道、红军井、红军窑、拥军亭、军民鱼水池。全景展示了红六军团西征永州留下的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启迪和激励人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开拓进取、不负韶华。
参观访问
青岛德国监狱旧址
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是一座集监狱建筑群、司法文物收藏为一体的特色博物馆,坐落于青岛市常州路21号,占地面积 8220平方米,建筑面积5022平方米。 监狱建筑群由“仁”、“义”、“礼”、“智”、“信”5座监房和1座监狱工场等组成。“仁”字监房即青岛德国监狱旧址,系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于1900年所建,为德国古堡式建筑,其余建筑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的监房,1900年至1995年,该建筑群一直作为监狱(看守所)使用,是目前全国惟一一处保留完好的欧洲古堡式风格的监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珍贵的文物价值。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德国监狱为青岛市人民法院看守所,1955年为青岛市公安局看守所,1995年停止使用,2004年12 月,青岛市政府第39次市长办公会原则确定了“尊重历史原貌,重在保护文物、突出监狱功能、适度拆除改造、拓展发展空间”的改造规模和形式,其中主建筑的修复采用了德国古建筑的墙面复原加固技术,室内空调采用了美国的地源热泵环保节能技术。 这两项技术目前在世界上是先进的、成熟的,在青岛市首次运用,2006年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被授予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青岛市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参观访问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是青岛市唯一一处保留至今的早期党组织机关所在地,是青岛市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手段最先进的党史纪念馆,是山东省、青岛市两级党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馆舍原是四方机厂职员宿舍,建于1904年,砖木结构, 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蘑菇石墙基,属德式风格建筑。1923年8月, 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一一中共青岛组成立,这里成为青岛早期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山东、青岛党组织负责人和老一辈革命家王尽美、邓恩铭、李慰农、刘少奇等先后在这里领导了四方机厂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 掀起青岛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1年6月,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中共青岛市委、 青岛市人民政府修复海岸路18号院落,建立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2012年1月,市委决定在原旧址纪念馆的基础上,对海岸路16号院落进行修复,建立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2012年10月,建成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展馆主要由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基本陈列展厅和专题展厅三部分组成。旧址房屋内部布置,按照当年原状恢复;基本陈列展厅,展览主题为《光辉历程一中共青岛历史展》,展示了青岛自1923年党组织建立以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辉煌历程,陈列展示历史文献、实物和照片800余件;专题展厅,结合重大教育活动和重要纪念日举行专题展览。
参观访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是中国人民接受百万侵华日军投降之地。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以东北三省为跳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军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 奋战,最后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中国政府在湖南芷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办理了百万侵华日军投降具体条款,日本投降代表在此献交了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接受了载有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随后,中国战区受降全权代表何应 钦在芷江20天内,指挥部署了全国16个受降区和101处缴械点的受降事宜,签发24份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芷江受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 利结束,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失败,写下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洗雪百年国耻,抵御外敌入侵最光辉的一页。“芷江受降”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坐标点上,永载史册。芷江受降旧址1985年对外开放,主要包括 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何应钦办公室及接待室旧址以及《胜利的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史实展览》纪念馆、受降亭等纪念性构筑物和少 量辅助建筑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
参观访问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展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建馆以来便自觉肩负起宣传抗战胜利受降的光辉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英雄的抗战文化的光荣使命。主题展览《胜利的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芷江受降史实陈列》内容方案以“芷江受降”的历史过程为主线,紧紧围绕芷江受降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重点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突出展示芷江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是日本自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第一次以国家的形式向中国军民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洗刷了百年国耻,褪去了世纪沧桑。中国人民找回了民族自信与尊严,重新自豪地屹立于世界东方。展览由“胜利的见证”、“历史选择芷江受降”、“芷江受降”、“全国受降”、“彪炳青史的受降城”及《胜利的见证——芷江受降》专题影视厅6个部分组成。展出历史照片1000余张,实物327件,雕塑7尊,场景复原3处,艺术品4件,设影视厅1处,循环播放《伟大的胜利——芷江受降》专题片。整个陈展首次展出了日本在湖南芷江向中国军民无条件投降的原始视频和彩色照片,内容更加详实,陈展手法更加新颖。被誉为国内首家“抗战胜利受降博览窗”。
参观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