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目前整体面积2282平方米,展区由四个部分组成。1922年7月16—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此举行。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和主张,制定了我党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2009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序厅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奋起交织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这个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数仁人志士开始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直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开始在神州大地上星火传播。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尝试着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初步结合,努力探索中国独立解放的道路。矗立在各位眼前的是二大的主题雕塑,雕塑以辅德里为背景,长城为基座,四名雕塑人物分别代表着:工人、农民、妇女和青年。它的寓意是:在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旗的指引下,中国大地上工农妇青运动蓬勃发展。回响在耳畔的这首雄壮的《国际歌》正是在上世纪20年代,二大召开前传入国内,这表明中共二大是贯彻“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精神的一次彪炳史册的大会。
第一部分 开创与探索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大会的第六天会议,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被迫中断。代表们随后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两份重要的文件。《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明确提出党组织原则和最终奋斗目标。《决议》明确了党的当前实际工作并提出了开展工作的原则、方法和要求,规定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关系上保持独立的政策。会上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和李达分别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
一大以后,党十分注重实际斗争,对于如何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中央局决定在上海成立人民出版社,由李达负责。他在自己的寓所中编辑出版了十多种马列主义著作。
党成立后的一年里,全国各地积极发展党员并成立党组织。到了1922年6月30日,全国共有党员195名,其中上海有党员50名,为全国之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的工农妇青运动探索开展。
为了贯彻一大关于党首先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的决议, 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了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办事机关设在上海的北成都路19号C(今易地重建于成都北路893弄7号),张国焘任书记部主任,李启汉为秘书。
1921年9月27日,浙江萧山县衙前镇农民在早期共产党人沈玄庐的带领下,成立萧山县衙前镇农民协会,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有纲领、有章程的全国农会组织。
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成立。1921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团中央机关也设在这里。
中国共产党还把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项主要内容,把组织和领导妇女运动列为一项重要工作。1921年10月,陈独秀与李大商量创办平民女校,培养妇女干部。
党成立后的一年里,工农妇青运动方兴未艾,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逐渐对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有了较为清晰、完整认识,明确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列为主要的敌人,在探索革命纲领的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还对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准确把握。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局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就民主革命重大问题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它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分析了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提出了党在目前的11条奋斗目标,并进一步指出解决时局的关键是必须立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民主政治。《主张》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策略已经有了清醒、正确的认识,这也为中共二大的召开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部分 旗帜与道路
1921年11月,由陈独秀签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要在明年7月召开,并提出了筹备会议的各项事宜。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李达的寓所中举行。
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局报告一年来党的工作;张国焘向大会报告了远东会议的经过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施存统报告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大会推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组成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等9个决议案。通过翻阅“电子翻书”系统,我们可以详细地查询这11个文件的具体内容。
中共二大还制定了我党第一个正式的党章,并作出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了党的两条重大的准则:群众路线和组织纪律。与一大通过的党纲相比,它鲜明地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三部分 实践与发展
党的二大以后,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的指导下,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全国总共爆发100多次罢工斗争,有30多万工人直接参加了罢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二大以后,农民运动也继续发展。由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所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在当时影响巨大。
为进一步贯彻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1922年8月29日—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根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西湖会议)。会上,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提出了“党内合作”的建议。经过充分讨论,会议最后决定,同意马林的意见,采取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为党的三大制定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做了必要准备。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正式拉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序幕。
二大以后,党的组织发展和宣传工作继续加强。1922年9月《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任主编。1923年6月、7月《新青年》季刊、《前锋》相继创刊,瞿秋白任主编。这些机关刊物在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指导民众日常斗争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党章历程厅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的八十多年间,共召开了十七次代表大会,产生过十六部党章。这十六部渗透着历史烟云的党章文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到成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1921年7月,党的一大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纲领》虽然不是正式意义上的党章,但它是一部包含纲领和章程内容的综合性文献。它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同时也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发展党员作出明确的规定。
1922年7月,二大讨论并正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第一部党章的诞生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终完成。从此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政治行为规范。
这部《党章》包括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和附则6章内容,共29条,对于坚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指导党员的言行,健全党内生活,促进组织发展,提高党的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是在这部《党章》所体现的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二大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同二大党章相比较,作个别条文的改动。为了提高党员质量,第一次在《党章》中增加了党员候补期的规定,体现了党在组织建设方面的日趋成熟。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四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它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并规定从四大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职务,改称为“书记”。
1927年4月至5月,五大在武汉召开。由于五大召开的时间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的仅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时刻,因此未来得及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五大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才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这个修正议决案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规定入党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规定设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8年6月至7月,六大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中共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六大党章也是中共所有党章中唯一一份在国外制定的章程。六大党章明显带有苏联共产党章程的印记,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无条件地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七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也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一步党章。党章中第一次确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在结构上增加了内涵丰富的总纲,第一次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七大党章标志着党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做好了充分准备。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八大党章是建国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是对七大以来11年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7年执政党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章提出了一系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以及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改善党的组织工作等党建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969年4月、1973年8月召开的九大、十大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九大、十大党章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反映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方针,是党章发展历史中的曲折与失误阶段。
1977年8月,十一大召开。十一大党章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与九大、十大党章比较,在内容上作了较多的修改,但是依然没有能完全清除“左”的错误影响,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纠正。
1982年9月,十二大召开。由邓小平主持修订的十二大党章在全面总结和确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作了新的探索,党章还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其中。十二大党章对解决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组织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正确的规定。
1988年10月,十三大召开。十三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对十二大党章的部分条文做了修改,进一步完善了党内选举制度,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产生了积极作用。
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十四大党章对十二大党章的部分条文的内容做了调整、修改和充实,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党章全文。
1997年9月,十五大召开。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写入其中。
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十六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新党章载入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每一部党章,都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留下了共产党人前进征途中的坚定足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