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1960年代,林州人民为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愚公移山神话穿越千年时空定格在了太行山上。一条被红旗修饰的渠化作了纵贯大厅上方的红色飘带,林州人民改造自然的壮举凝成了这座气壮山河的雕塑,十年的艰辛与智慧、十年的心血与砥砺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第一部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


林州为什么要修红旗渠?当然是缺水。为什么缺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气候林州春季温和而多旱,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且多暴雨。年降水量的56%以上集中在7、8两月,自9月至来年6月降水较少,加上林州地形陡峭,沟谷纵横,地表缺乏森林覆盖,水土流失严重。第二个是地质原因林州境内断层较多,大小断层交错出现,致使地表水大量漏失。在没有断层的地方,却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给地表水漏失提供了通路。在个别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开采利用困难。林州属于资源性缺水。水给了林州最深最疼的记忆。在旧称为林县的县志上,从清朝后期到上世纪50年代的大致统计,光“旱”这个字,就有不同的描述: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所以说,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泪。

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州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人相食这个惊心动魄的字眼出现了5年次。旱魃为虐,切断了林州人民维持生命能源的补给线,造成的饥馑引发了对生命的摧残。

到解放初,全县550个行政村中,远道取水的村就有307个。

一通通扎入黄土地的黑色石碑,上面记载着的是往年旱荒的旧事。在桂林镇流山沟村的这通石碑上,清清楚楚镌刻着“再遇此凶年,绝宜早逃荒;若不离故土,命不得久长。……若逢此凶岁,休念妻子情,早将人口卖,庶不命归阴。留此数俗语,提醒后世人。”石写的历史较墨写的文字更催人泪下。

1942年遇大旱,饿死1650人,占总人口的4.3‰。马鞍山村500人,饿死280人。采桑镇土门村王秋保一家6口饿死5口。本地实在生存不下去了,人们只好含泪远离故土外出逃荒,以致十室九空,为逃活命,全县逃荒外出10800户,占总户数的14%;赵老庵村41户,有31户背井离乡。

在旧林县,随处可见的庙宇就是龙王庙。祖祖辈辈的人们曾经无数次祈求龙王的恩赐和护佑,但是,千百年来干旱带来的恐惧却挥之不去。

在林州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始终怀有一个水的梦想,盼望天降及时雨,盼望地上流清泉,盼望吃水不出村,盼望种上水浇田。这里的人们打旱井、引山泉、修水塘,采取了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所能采取的各种措施,与如此缺水的命运不屈地进行着持续的抗争。元代修建了天平渠,明朝修建了谢公渠,清代修建7条引水渠。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修建了抗日渠、爱民渠和荷花渠。1947年,任村区盘龙山村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从西山沟引山泉水入村,群众树碑刻石永记共产党领导好。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共修建了大小长短不等的18条引水渠。

解放后,党领导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继续治山治水,到1959年,先后修建了淇南渠、淇北渠、英雄渠、天桥渠等大型引水渠和要街、弓上、南谷洞三座中型水库。为了圆一个水的梦,林州人民不气馁、不放弃,一往直前地追寻着、奋斗着,就是要在绝望的大山上砍下希望的石头。


第二部分:红旗引领,创造奇迹


恶劣的生存环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林县人民的意志,1959年林县再次大旱,修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天不下雨打的旱井也已干涸。严峻的现实使林县人民意识到,在林县境内寻找可靠水源已不可能,必须到境外寻找。历届人代会上,横水、任村等代表团都向大会提案,要求引漳河水入林县。林县县委顺应人民的意志,下决心跨地域引水,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彻底解决水对林县发展的制约。

1959年6月,县委书记杨贵亲自带领一组人马到山西省平顺县境内察看漳河水情。经过实地勘察后,他们发现发现发源于山西省的浊漳河水源充足,可以满足林县的引水需要。回来后,杨贵召开县委书记处会议,决定一面组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设计,一面向地委、省委请示。

1959年11月6日,中共林县县委正式向中共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报送《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对林县引漳入林工程非常重视,向山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致函。省委领导还以个人名义向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写信请求支持。这一请示在1960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得到批复,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办公室写信告诉杨贵,山西已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

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全县广播动员大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

1960年2月11日,正是农历的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这是一个阖家欢聚的日子。黎明时分,漫卷红旗下,人们从15个公社的山庄村寨出发,顶着寒风,踏着霜冻,扛着工具,背着行李,用小推车推着炊具,组成一支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太行山进军。

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走在修渠大军最前面的是以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长李贵为代表的一班人。

数万修渠民工涌到修渠工地,仅有千把人住在当地民房内,其他民工就自己动手解决住宿问题。指挥部领导和民工一样住山崖、宿石缝,有的垒石庵、挖窑洞、搭席棚。几块篷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指挥部,三块石头支起一口大锅就是大伙房。5000名民工在一片乱坟岗子上搭席棚住了下来,当地人风趣地称之为“林红庄”,意思是林县修红旗渠人住的村庄。在林县人民住山崖、宿席棚、不畏艰难的背后,是对实现梦想的坚强意志。

修渠大军在物质上是贫乏的,但它们却是用最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把自己武装起来,在精神上他们又是最丰富的。

引漳入林工程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中展开,37000人摆在70公里的渠线上,战线太长,劳力跟不上,物资跟不上,技术跟不上,领导跟不上,有的工段来了人找不到渠线,有的工段画好了渠线没人开山,有的民工连队打了炮眼等不来炸药,有的连队把渠底当作渠岸给崩了,很多地段的渠线产生了严重偏差。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太行山上只留下了一些坑坑窝窝,通水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在工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林县县委敏锐地发现,当初的设想不适应现实情况,如果不敢正视问题,势必拖垮,不敢前进,一撤就垮,必须当机立断,从成堆的问题中找出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1960年3月6日到10日,林县县委在漳河岸边的任村公社盘阳村连续召开了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修渠民工代表会议,后称“盘阳会议”。会议决定:一、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渠不修成决不收兵;二、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总干渠分为四期,先把山西段20公里的第一期工程拿下来;三是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要高举红旗前进。 林州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作出的战略抉择,在问题的倒逼中化危机为转机,彰显了林县县委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候壁断,必须在这里建起一座拦河坝,拦腰斩断漳河,把水位抬高到需要的高度,使河水进入渠道。当任村公社的500多名修渠民工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没有截流的任何机械设备,没有钢筋水泥,有的只是太行山早春的春寒料峭,有的只是太行山上的石头。他们在山上把一块一块石头开采出来,再一块一块地抬下山,趟着冰河垒砌大坝。当清一色大石坝筑在河道两侧,只剩下十几米宽的龙口的时候,由于河道变窄,水流湍急。在封闭龙口时,沙袋、巨石投下去,转瞬即逝。河底是坚硬的石板,根本打不下桩。关键时刻,民工们跳进河里,排成三道人墙,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冰冷凶猛的河水,龙口终于合住了。1960年5月1日,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流进了红旗渠的引水涵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 1960年11月份,300名青年承担开凿此洞的艰巨。在开凿过程中,青年们创造了“三角炮”、“连环炮”“抬炮”“立炮”等炮破技术。为了加快进度,民工们把原设计中的洞宽8米改为6.2米,由八千分之一的落差改为六千分之一,也就是说在减少宽度的同时加大坡度,让渠水快速流过缩窄了的隧洞。这种改变,工程量减少了三分之一,还不会引起水流对洞壁的冲刷造成的危害。1961年7月15日,经过了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工程竣工。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青年洞”。

红旗渠总干渠修筑在猴子不敢上、飞鸟不敢站的悬崖峭壁上,在这样的地方施工,第一个冲上去的是炮手。炮手们腰系绳索,打炮眼放炮,炸出立足的地方,大批民工才能施工作业。在红旗渠开工前的历年治山治水战斗中,虽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炮手,但红旗渠这样大的工程,远远不够用,就采取师傅带徒的办法,然而仍满足不了需求,就开办培训班,大量培训炮手,不仅有男炮手,还有女炮手。炮手就是这样凌空作业。河顺公社的炮手吊在悬崖上,一连打了37个炮眼,组成排炮,在半山腰炸出了渠基。

红旗渠总干渠穿越连绵不断的山岭沟谷到这里被露水河拦住去路,别看这条河现在干涸断流,一道汛期,洪水宣泄达上千流量,河水和渠水在这里要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怎么才能让他们各行其道,从而渠水不犯河水呢,建设者们决定,在这两里为河水和渠水修一个平面立交桥,在河床上用石头砌成一条空心大坝,让河水从坝上溢流,让渠水从坝心通过,给后代建成一个敢和河水抗争的空心坝。空心坝通水已经50年了,大大小小的山洪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但为渠水和河水修建的立交桥依然傲立河中,没有红绿灯,这座立交桥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拥堵。

红旗渠工程上马的时候,自然灾害仍在持续,外国逼中国还债的压力正在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林州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流自己的汗,修自己的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摄取最低的热量,释放出改天换地的最大热量。在总投资的6865.64万元,自筹资金5839万元,占总数的85.06%。正如我们无产阶级自己的歌《国际歌》上唱的那样:“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修建红旗渠是改造自然的壮举,也是向自然开战的一个大战场。红旗渠工地为前方,机关、厂矿、农村是后方。为了修渠这个大目标,前后方紧密配合。前方克服一切困难开山修渠,后方各行各业全力支援。机动车辆少,后方往前方运送物资就靠畜力车、小推车、人挑驴驮。前方需要芦席搭席棚,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就把自己床上铺的席子揭下来送往工地。商业和供销系统派出人员,把民工所需的日用品送往工地,服务民工;工业系统派出人员在工地设立工具修理队、缝纫组;卫生系统派出人员设立战地医院,在工地治疗伤病员;文化系统派出剧团、电影放映队,沿渠线巡回演出、放映,活跃民工文化生活;新华书店把书籍送到工地,为民工提供精神食粮。当时物质条件虽然匮乏,但后方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前方的需要。

军民情溢红旗渠。红旗渠开工时,安阳驻军就支援8辆汽车为修建大军运送物资。红旗渠修建过程中,驻豫部队拉练途经林州,派出车辆为工地运送水泥、煤炭等物资,官兵们还与民工一起劳动,共同修渠。驻张家口空军某部10号仓库的王建义、董五金等18位同志寄来101元人民币,支持红旗渠建设。

生在太行山,自有开山斧,开山斧响,劈开太行千重障。林州人民以燃烧的激情融化了坚硬的岩石,在劈山开石的过程中培养了很多女石匠,纤纤素手织就红旗渠的锦绣。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使渠道不淤塞、渠底不坍塌、渠岸冲不跨,就要从每一道工序的起点严把质量关。在清基、备料、和泥、垒砌、灌浆五个环节,实行劳力、工具、技术三配套,组成一个个施工小组,由觉悟高、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党员或团员任组长。垒砌有规范,民工们一丝不苟;和泥有标准,毫不马虎。这是理想和良心垒砌起来的宏大建筑,是中国农民最诚实的承诺。

红旗渠三干渠修到卢寨岭时,被高山所阻,不屈不挠的林州人开凿了长4000米、高2米、宽2米,纵坡1/1000,过水3.1m³/秒的曙光洞,这是红旗渠上最长的隧洞。为了扩大工作面,开挖了34个竖井,其中超过20米深的竖井23个,最深的达61.7米。由于洞深,每次放过炮后,浓烟短时间内排不出去,修渠民工就冒着中毒的危险,毅然进洞脱下外衣赶烟。经过1300名民工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奋战,共挖凿岩石3.08万立方米,砌料石0.9万立方米,投工25万个,于1966年4月5日竣工。

红旗渠二干渠上的夺丰渡槽,长415米,高14米,宽4米,过水3.5个流量,共50个孔眼,是红旗渠干渠中最长的渡槽,在建设渡槽时,需要上万立方米的石料,为了找到优质石料,建渠工地指挥部优中选优,在离工地2公里的山上找到了石料。根据当时的运输能力,光运输就需要三个月。为了赶工期,当时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大车小车齐出动,牲口驮,肩膀扛,小车推,马车拉,连孩子们放学也要捎块石头到工地,仅用一个月,就把上万方石料运到了施工现场。渡槽增高后,民工们就用杠杆平衡原理发明了土吊车,姑娘们负责拉绳上料,就这样一块块石料,一包包泥浆被吊上了墙。只用了125天,渡槽就建成了。50个孔眼构成的夺丰渡槽设计宏伟,堪称红旗渠上的建筑精品。

东岗公社自己设计、自筹物资自己施工的三干渠三支渠上的曙光渡槽,高16米、宽4.5米、长550米,由29孔拱桥构成,犹如彩练舞当空,更为太行添异彩。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红旗渠的综合效益,林州人民优化水资源配置,调节枯水期与丰水期用水不均的矛盾,在红旗渠兴建的同时,开始了红旗渠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支、斗、农渠形成网络,蓄、提、引并举,把5万多眼旱井,3000多个池塘,500多座水库,40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和154个电力提灌站连成一体,构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的水利、电力、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综合发展体系。渠系着库池,库池连着渠,被称为“长藤结瓜”。

红旗渠工程共挖砌土石方1515万立方米,用这些土石方筑一条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南疆的广州和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

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4月20日,三条干渠通水;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太行山起舞,红旗渠欢唱。林县人民千年的梦想实现了。在这个梦圆的时刻,林州人民尽情地释放内心深处的情感。十年追梦的收获迸发出灿烂的笑颜,喜悦的泪水汇入滔滔的渠水,弹拨着大地乐章。


第三部分:英雄人民,太行丰碑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81名修渠民工为实现梦想,无悔血洒太行。在这81名献身人员中,年龄最小的才17岁,最大的60岁,女性4人,都在20岁至22岁之间。特别是三个17、18、19岁的最年轻的生命,生命之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灿烂,就献给了林州人民最壮丽的事业。58岁以上有4人,他们正是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为了子孙后代不在受缺水之苦,用生命的余热来融化太行山坚硬的岩石。81名献身者用自己的躯体砌成了人工天河的伟岸,百年不倒,千年不跨;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红旗渠精神的旗帜,永远在太行山上迎风飘扬。

有创业就会有奉献。1965年,总干渠通水,表彰劳动模范74名。1966年,三条干渠通水,表彰特等模范43人、甲等模范229人、乙等模范461人;评选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分指挥部3个,特等模范连队18个,支援红旗渠建设的特等模范单位13个。在奋斗中凸显出来的这个英模群体,以宁折不弯的浩浩正能量激励10万修渠大军的每个分子不懈奋斗,一点一滴地汇聚成改造山河的磅礴力量。

山就是碑,碑就是山。在红旗渠缔造者的身后,矗立起一座卓然不群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不朽丰碑。 


第四部分:山河巨变,实现梦想


红旗渠引来幸福水,人换思想地换装。有了水,一切都活了。有了水,千年的旱地流清泉,粮食产量连年提高。通水前,粮食亩产只有几十公斤,通水后亩产达400多公斤。有了水,林州土地上开始种植水稻,林州人从此吃上了大米饭,“糠菜半年粮”的时代成为了历史。

有了水,万年的荒山栽上了树,生态林、经济林同步发展,形成了“松柏林盖(山)顶,用材林缠(山)腰,经济林铺(山)底”的林茂粮丰的立体绿色景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有了水,为发展畜牧养殖业创造了条件。养猪场、养鸡场等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建了起来,如今已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林州人民充分利用蓄满红旗渠水的水库、池塘养鱼、养鸭、养鹅,谱写了一曲“太行渔歌”。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红旗渠载着林州人民的幸福憧憬,奔流到改革开放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州人民靠着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超人胆识与建筑技能,十万大军走出太行山,冲向全国建筑业大市场。一支又一支建筑队伍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城市施展才干,还先后承建了俄罗斯、南非、也门、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外工程项目。通过外出建筑业的劳务输出,林州人民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完成了进一步发展的原始资金积累,培养和锻炼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各类人才。

上世纪九十年代,林州人民以再造一条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的宏伟气魄,开始了富太行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形成了钢铁、铝电、汽配、煤机、高新技术等产业。进入新世纪,林州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高端设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双高”产业集群。

林州地处太行之一隅,周边皆山。为打破这种闭塞困顿局面,林州大力构建大交通体系。两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铁路的建成,打破了太行山千古屏障,为林州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风展红旗,精神引领。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呈现出多彩林州宜居宜家之美;太行山铮铮风骨,红旗渠云影波光,凝固的诗行与流动的诗韵开天然之图画,旅游彰显着美丽;山光如锦绣,城郭自繁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相伴,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相映,红旗渠流淌着和谐的歌。


第五部分:继往开来,精神永恒


从红旗渠的修建到红旗渠精神光耀华夏,无不倾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中央各部门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无私支持。1958年11月,毛泽东主席就接见了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

2011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参加河南代表团讨论时讲到:“中原大地孕育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河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同志视察红旗渠。

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同志视察红旗渠,他讲到,要利用青年洞等景点,办成青少年教育基地,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刘云山同志曾四次来红旗渠视察。2013年5月18日,刘云山来到红旗渠,他讲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十分珍贵,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1995年10月27日,温家宝同志视察红旗渠是讲到:“一定要明确认识,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就越要提倡艰苦创业精神,这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2011年10月16日,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坚守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中央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转载,刘云山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1993年8月29日,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

安阳市委分别于1990年和2005年下发关于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文件。

林州市历届市委都依据新的实践,作出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

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泪流满面。2004年9月,红旗渠精神展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庙宗祠”——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出的18天中,国家党、政、军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回良玉、曹刚川、顾秀莲、张思卿、陈奎元等先后参观展览,首都26万民众走进展馆,重温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其后的一年时间里,红旗渠精神展又分别在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郑州、香港、福州、杭州、天津、沈阳等城市举行巡回展,每到一地都引发巨大反响,几十年前铁锤钢钎的交响,感动了今日之中国。

2013年8月12日,红旗渠干部学院作为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投入使用,为开展党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供了一个实践基地。

 

 

结       语


伟大的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引领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培育伟大的精神。红旗渠由梦而起、而为、而成。它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同一种精神。红旗渠的精神的启迪有千条万条,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不管是啃硬骨头,还是趟冰河、涉险滩,都是可以克服的!

红旗渠承载历史,见证梦想,昭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