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起义纪念馆
前 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勤劳智慧和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何世昌、宛旦平等同志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与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5万平方公里、150万人口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八军和左江各族人民,以鲜明的旗帜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法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龙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革命法宝,在左江少数民族地区发动“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创举,它掀起了左江苏区反帝运动的高潮,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邓小平同志说:“革命胜利的果实,是烈士们的鲜血凝成的。红八军和人民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本展览力图通过《边关风云》、《赤色龙州》、《解放左江》、《丰碑永存》四个部分,展示龙州起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再现左江地区各族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壮丽画卷。
一、边关风云
边关龙州,扼守祖国桂西南与越南边防一线,水路交通东达珠江,西至越南境内,地理位置极为重要。1885年中法战争后,龙州实际已沦为半殖民地。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土司的残酷压迫和军阀的连年混战,各族人民饱受苦难,他们不断奋起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左江地区进步青年把光明之火带回家乡,龙州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农民武装不断奋起反抗。正是这样一个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
(一)近代龙州
龙州是祖国西南的边关重镇,扼守由越南进入中国珠江流域的第一道重要防线。近代龙州发生的镇南关大捷和镇南关起义,集中反映了边关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传统。
(二)工农奋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列主义很快就传播到左江地区,龙州工农运动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如荼如火。
(三)武装反抗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左江地区农民武装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势力和土豪劣绅的压迫,为后来的龙州起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赤色龙州
1929年蒋桂战争后,国民党左派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展开与共产党的合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卓有成效地开展上层统战和兵运工作,掌握革命武装,并在左、右江地区恢复发展中共组织、工农运动;俞、李反蒋失败后,邓小平等当机立断,将革命武装挺进左、右江地区,为起义做好了准备。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举行。起义后红八军着手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分赴各地开展土地革命、剿匪反霸和反帝斗争。1930年3月20日,国民党梁朝玑部队突袭龙州,留守龙州的红八军二纵队、工农赤卫军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与来犯之敌展开殊死搏斗,最后被迫撤出龙州。在靖西征战的一纵队千里转战中越、滇桂黔边境,历尽艰险,最后与红七军会师整编,北上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
(一)进军左江
蒋桂战争后,国民党左派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到广西后,审时度势,利用与广西国民党左派合作的有利形势,进行统战和兵运工作,掌握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武装,及时挺进左江,为起义做好了准备。
(二)发动起义
俞作豫率领警备第五大队到龙州后,根据党的指示,立即武装工农,扩大革命力量,并及时平定叛乱,清除革命障碍。12月初,邓小平到龙州,对各级组织的建设、加紧部队的整顿和工农群众的发动,作了的明确部署,为龙州起义胜利举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苏区建设
龙州起义后,红八军着手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进一步发展工农武装和中共地方组织;红八军并分赴各地剿匪反霸,开办军政干部学校,开展土地革命试点等。
(四)反帝风暴
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法帝国主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除对新生的革命政权进行武力威胁外,还对左江地区的反革命份子进行庇护。法帝的行径激起了红八军和左江根据地各族人民的无比愤慨,他们奋起还击,驱逐法帝分子出境,收回海关主权,并击落来犯法帝飞机,掀起反帝风暴,实践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政治纲领。
(五)血战龙州
1930年3月20日,国民党桂系部队以优势兵力围攻龙州,红八军二纵队和工农赤卫军英勇迎敌,无比壮烈,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为保存革命实力,最后被迫撤出龙州。
(六)二纵转战
3月21日俞作豫、何世昌、宛旦平率领红八军军部和第二纵队余部、左江赤卫大队及左江特委、革委会干部于21日凌晨陆续撤退到达凭祥县城,会合陈钺营共有近1000人枪。俞作豫、何世昌、宛旦平先后召开红八军临时前委会议和军事干部会议,决定将部队分成两部,主力部队由俞作豫、何世昌率领,经宁明、明江向十万大山方向发展,小股部队由宛旦平率领往右江寻找红七军。
然而,更艰苦惨烈的转战,正在无情吞噬着这支队伍。
(七)一纵转战
龙州沦陷后,红八军一纵队避敌锋芒,当机立断,千里转战中越、滇桂边境,不屈不挠,历尽艰险,在今广西乐业县上岗村与红七军会师,经整编后,北上江西和中央红军会合。
三、解放左江
红八军撤出龙州后,左江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共组织的领导下,继承红八军精神,前赴后继,一直没有停止过革命斗争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左江地区各族人民勇敢投入抗日救亡斗争。1947年起,中共左江工委相继成功领导发动龙州大青山起义以及思明、靖镇区、凭祥、上金、雷平等多次武装起义,把左江游击斗争推进到右江边,形成了南连粤桂边十万大山游击区,北接右江游击区共21个县的左江游击区域,使左江地区的解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949年12月11日,左江支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一五师解放镇南关(今友谊关)。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
(一)前仆后继
红八军主力被迫撤离左江地区后,新桂系军阀向左江地区革命根据地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他们纠集土豪劣绅、地痞流氓向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反攻倒算,左江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同伴们的遗体,又以新的方式,进行新的奋斗!
(二)抗日救亡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日益扩大,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超越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在广西省工委领导下的左江地方党组织,积极组织力量投入抗日救亡斗争。
(三)烽火燎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左江地方组织深入发动各族群众,相继领导了龙州大青山、雷平堪圩等各县的武装起义,左江地区各县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四)红旗插上镇南关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国民党广西当局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在广西加紧残酷压榨和严密控制人民,使左江地区各族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广大群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武装斗争已成燎原之势。
1947年1949年,左江地区各地党组织通过开辟新区,扩大游击区域,把左江游击斗争推进到右江边,形成了南连粤桂边十万山游击区,北接右江游击区共21个县的左江游击区域。最后配合解放大军解放了整个左江地区。
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着左江地区的解放!标志着广西全境的解放!
四、丰碑永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腥风血雨已经远去,左江地区与祖国各地一样,迎来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时代。但是左江人民没有忘记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先辈们。从建国起到目前,左江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一直为追寻革命英烈的事迹而努力;但由于当时战斗的惨烈与革命时期组织关系等原因,许多的革命英烈,已无法考证而成为无名英雄。据整理与统计,在左江地区和从左江地区走出去,为共和国的诞生而牺牲的著名英烈,仅能列出46位。左江儿女永远铭记为左江各族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英勇献身的先烈们,他们是左江各族人民心中一座座丰碑,是全国人民心中一座座丰碑!
而那些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英雄们,在历经考验后,不少成为了共和国建设的英才。据统计,这些走进左江地区和走出左江地区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除建国前逝去的外,建国后,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有1人,被授予将军衔有4位,省部级干部有12位,厅级干部有21位,县处级干部有28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革命英烈
滔滔左江,吟唱英魂业绩;巍巍青山,掩埋烈士忠骨。展厅列出的42位英烈和未能列出的英烈,永远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二)建国英才
枪林弹雨见证英勇,辛勤奉献见证忠诚。这些历经考验的建国英才,他们是左江各族人民的骄傲。
结束语
一百多年来的风云巨变,向世人证实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龙州起义是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史上,领导左江地区各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压迫,争取独立、自由、解放所矗立的一座历史丰碑;龙州起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探索邓小平理论形成轨迹的重要场所。龙州起义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激励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龙州起义英雄们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
为左江地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英雄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