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华清宫



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处的临潼区境内,坐落于唐华清宫故址上。这里有秀丽的骊山,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是一处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的历史文化胜地。

华清宫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使华清宫又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至今,园内还完好地保留有当年蒋介石曾两次下榻过的“五间厅”旧址,骊山半山腰处还留有蒋介石曾经藏身的“兵谏亭” 。1982年2月,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和兵谏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陕督战,布置第六次剿共事宜,环园就是他的临时行辕,张学良、杨虎城在12月12日凌晨发动兵谏时,蒋介石还在睡梦中,听到枪声穿着睡衣仓皇逃向骊山,天亮时被搜山士兵带下山来,送往西安,之后在周恩来等的努力之下,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现今,环园里的建筑被完好地保留着,五间厅是由五间房屋组成,依次有蒋介石的秘书室、卧室、办公室、会议室、侍卫长室,玻璃上我们还保留有当时的弹痕。园内还留有荷花阁、白莲榭、杨妃池、三间厅等建筑。

兵谏园建于2001年,为纪念西安事变65周年,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把与西安事变有关的兵器实物陈列于此。

这座纪念性主题浮雕于2004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68周年正式揭碑、对外开放,是我国迄今惟一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纪念性主题浮雕。浮雕由陕西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创意设计完成,历时两年,总投资260万元。它总长60米,高3.6米,由具有象征意义的12组画面构成,成功塑造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典型人物,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景。

兵谏亭是记载“西安事变”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见证。1936年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发动兵谏,在山下五间厅内发生了枪战,在枪声中,神色惊慌的蒋介石翻卧室后窗经飞虹桥翻后门上山,翻墙时摔伤了脊背,掉了拖鞋。他只身急行至山腰时失足陷入岩穴中,就顺势藏匿在石缝中,因岩石上斑斑点点,犹如虎斑,当地人称之为“虎斑石”。约八点钟东北军搜山部队发现了蒋介石,并搀扶下山送往西安。这个石缝今天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并且加修了防护铁链,以方便游客攀爬,确保安全。

这座亭子建于1946年3月,蒋介石嫡系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由他的部下桂永清主持修建而成,起名“蒙难亭”、“正气亭”,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数十年间,国民党党、政、军大员陈诚、戴季陶、陈立夫、陈果夫、胡宗南、卫立煌等先后而来,瞻念颂蒋,刻石纪事,题词有“虎骨龙岩”、“中外共仰”、“壁金”、“至大至诚”、“仰至弥高”、“精诚救国,金石为开“等。原国民党党、政大员陈诚于民国26年(1937年)4月题词刻石为“民族复兴纪念石”、“正气浩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这些石刻被全部铲除,2000年后恢复了部分石刻,使游客能深刻感受历史原貌。而蒋纬国于1937年题刻的“精诚救国,感召金石”八个大字,文化大革命时,由于树叶遮掩,没有发现,保留至今。

解放后,正气亭更名为“捉蒋亭”。1982年,“捉蒋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2月,“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适应统战工作需要,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华清宫背依骊山。骊山是秦岭的支脉,海拔1302米,东西绵延25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主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