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



  神泉堡位于佳县城西10公里处,它不仅因村南山崖上日夜流淌的两股清泉而得名,更因为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在这里扭转乾坤而成为著名的革命圣地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榆林市党风廉政建设基地。

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共一年零五天,行程两千余里,途径十二个县,居住过三十七个地方,其中于8月16日进入佳县境内,9月23日来到神泉堡,11月18日离开,在佳县战斗生活了一百个日夜,在神泉堡居住达五十七天之久。

在神泉堡居住期间,毛泽东等人就居住在地主高继荣的大院里边。高家大院是一个典型的地主庄园,他四面封闭,酷似古堡,窑洞结构属于陕北典型的明五暗二俩厢六室的格局。当时毛泽东等人就居住在明着的五孔窑洞,他的警卫则是居住在俩厢的六孔厢房里,在毛泽东等人居住的五孔窑洞的旁边还有俩孔暗窑,是高家的密室,党中央到达此地之后把它作为一个天然的防空洞,而且地底下还有一条密道,是一直通往后山的。


一、扭转乾坤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7月,党中央在靖边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

  小河会议从7月21日下午开始,到23日下午结束。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战略大反攻,二是决定成立以彭德怀为书记的西北局前委。

小河会议后,中央机关于8月1日离开小河,开始了连续19天的长途行军。中央机关的代号由“三支队”改名为“九支队”。毛主席的代号仍称“李德胜”,周恩来叫“胡必成”、任弼时叫“史林”、陆定一叫“郑位”、江青也有代号,叫“郭玉”。

  8月7日,蒋介石飞到延安,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由钟松率36师北上解榆林之围;由董钊、刘戡率九个半旅北上绥德,企图将我党中央消灭或赶过黄河。

  8月16日,毛主席率“九支队”由米脂县陈家岔经乌龙铺进入佳县境内。当晚在距神泉堡不远的曹庄宿营。

曹庄是一个小山村,毛主席住在曹根生家的窑院里,也就是在此毛主席第三次明确表态不过黄河。第一次在枣林沟,第二次在小河,前两次周恩来都同意主席不过河的主张,这一次周恩来也心动了,他和任弼时劝主席过黄河暂时避一时,说“兵不厌诈嘛”。但毛主席坚定不打败胡宗南坚决不过黄河,最后决定向佳县以北转移。也就是从曹庄开始主席又一次开始吸烟直到80岁才又戒了烟。

第二天黎明“九支队”来到佳芦河因河水暴涨无法通过,决定改变行军计划沿佳芦河朝西北方向行进,并于当晚住在了白龙庙。8月18日从白龙庙下山后要过五女河川,主席面对后面的追兵以及山头上的枪声和炮声,毫不犹豫的让秘书,译电员,和文件先过河,主席说只要你们过去了,中央的文件就保住了,和各大战场的联系就断不了。按计划当天要赶到梁家岔但是因为过河搭桥误了时间,中央机关临时决定到杨家园子宿营,杨家园子又在五女河的南岸,所以又要二渡五女河。主席在渡河的时候就发生了在佳县期间最为惊险的一幕,也是转战陕北第二惊险的一幕,当主席骑着他的小青马走到河中时,突然从上游来了一股洪峰,小青马临危不惊,赶在浪头到来之前把主席送过了岸,主席幽默地说:这洪峰挡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它救了我的命,但是周恩来确忧心忡忡的说:这洪峰也差点要了你的命。

8月19日,九支队来到了梁家岔,并在此指挥了著名的沙家店战役。

沙家店战役从20日早晨打到傍晚,歼敌36师共6000多人。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改变了战局,扭转了乾坤,粉碎了国名党军对陕北地区的重点进攻,使西北战场我军从此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二、运筹帷幄

沙家店战役后,毛主席于8月23日移住朱官寨,9月23日又移住神泉堡。

在这期间,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部署和实施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这一个月,毛主席起草的电报多达90多份,平均每天起草三份电报,指挥各路大军,建国后,毛主席曾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孔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主席说的两个窑洞就是佳县的朱官寨。其中在9月1日主席起草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方针》中向解放军提出了以主力达到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任务。

三军是指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斗军主力四个纵队为中路,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为东路和陈赓、谢富治的太岳兵团为西路。两翼是指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和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华东野战军的山东兵团。

  刘邓大军于6月30日开始,三天内顺利渡过黄河天险,挺进中原,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30日,刘邓大军胜利地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

  “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是非常英明大胆的,是毛泽东军事生涯 “得意之笔”。这一思想主要是为了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就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

  9月21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离开朱官寨,移住神泉堡。


三、鱼水情深

  1947年8月,国共双方十多万大军挤在佳县,米脂和榆林相接的狭小地区,粮食问题是最大的困难。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中央领导,和干部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同样以黑豆、秕糠、野菜充饥。为保证部队供给,夺取战争的胜利,佳县人民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

中央机关移驻到神泉堡后,毛主席曾进了一次佳县城,并在县委书记张俊贤的陪同下到东门外浏览了香炉寺。

香炉寺在城墙外,由于洪水的冲击,唯一通向城外的一个洞口被泥沙堵死,而且道路崎岖陡立,考虑到主席的安全,张俊贤说,不好出去。这时毛主席看见一个人从城墙洞里钻了出来,就说:咱们也可以像他那样钻出去。于是主席和大家就踩着乱石从城墙洞里钻出去来到了香炉寺。

毛主席在香炉寺望着山下的滔滔黄河,感慨地说:“自古说黄河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说法应该改变。黄河是个天险,抗日战争中,它替我们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只这一条也该减轻它的罪过啊!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利用黄河的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

第二天,毛主席应县委书记张俊贤的要求,为佳县人民题写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题词。题词是写在一块白布上,原件现保存在国家军事博物馆,这也是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县级机关的题词。

毛主席给佳县人民的题词,是对佳县人民的最高褒奖,也饱含着党与人民鱼水相连,血肉相依的深厚感情。


四、走向胜利

  中央机关在神泉堡居住期间,由于陕北和全国战局都大为好转,毛主席有了比较安全的环境,因此,他在考虑局势发生根本转折后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便作出重大决策。

  10月10日,主席在神泉堡起草并颁布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一天 ,中共中央还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指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土地制度改革是“完成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在神泉堡重新修订的,从此,内容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全军的统一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成熟完善起来的,是官兵必须时时牢记的首要纪律,也是队伍建设与干部自律的锐利武器。

1927年秋天,在上井冈山途中,毛泽东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情形,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然而,1928年初,当工农革命军攻进江西遂川县城时,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毛泽东向部队又提出了六个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后来不断修改、补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进而形成了两个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一个是针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另一个则是针对党政干部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对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政党提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哺育了几代人,管了党几十年。在新世纪,它依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加强军队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神泉堡这块革命的圣地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主席和中央机关首先做到了,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在这里居住的月份,正是陕北红枣成熟的季节,中央机关的干部和战士们积极帮助老乡收秋干活,不吃老乡一顿饭,不拿老乡一颗枣,真正做到了主席所说的:人民军队时刻要做好爱民工作,要积极帮助老乡干活,爱惜这里的一草一木,做一千件一万件好事是应该的,要是做一件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哪怕摘一颗红枣吃,那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为了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中央机关于11月17日离开佳县,移住米脂县杨家沟。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毛主席和周恩来、任弼时商议后,决定中央机关离开陕北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同中央工委会合。

  1948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在前往华北途中,又抵达佳县螅镇的刘家坪。23日离开佳县,从吴堡元子塔渡口东渡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

  中央机关,从离开延安到东渡黄河,共历时371天的历程在这里画上了完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