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清凉山



清凉山是以宋代石窟寺为主体的佛教艺术宝库,同时又是新闻出版革命旧址所在地。党中央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总社》等新闻机构都集中在这里,所以,清凉山不但是一座宗教胜地,还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


新华书店旧址


这里就是新华书店的发祥地,它于1937年4月24日诞生,1939年9月1日正式开业。延安新华书店在这里发行了380多期《解放周刊》、《新中华报》、《军政杂志》、《前线画报》等七大报刊和一些中小学课本。顶上的“新华书店”店名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毛主席先后为新华书店题写过三次店名,各次书体都不一样,这是第二次题写的。现在全国通用的“新华书店”的题字是全国解放后第三次题写的。


王公永济桥


新华书店旧址旁边的石刻题记就是“王公永济桥”,王公是明代弘治年间延安知府王彦奇,永济桥是他于弘治17年在延河上修的大桥,有二十四个桥孔,桥的位置就在下面的延河上,过桥经大东门入延安城。因延河经常发洪水,永济桥被冲毁。现在的延安大桥是1959年国家重新修建的。


石牌坊


清凉山路口的牌坊是登山的必由之路,原砖牌坊早于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现在这座三门四柱的石牌楼是1984年重新修建的。牌坊的大小额坊上高浮雕出八仙庆寿及二龙戏珠图案,额内“万佛寺”三个字为已故全国第一届书协主席舒同亲笔题写的。


宛然云霞


在牌坊上方的鹫峰之上,一块巨石凌空而出,层层岩石因年久风化剥落,形成云烟团状,如云似雾。如果巧遇夕阳西下,延河水泛波映照,一片霞光异彩顿然跃上石壁,宛如云霞飞腾,随波变幻的奇观呈现在石上。民国十七年王平在石壁上欣然题写了“宛然云霞”四个字。


月儿井


在鹫峰印月亭下,宛然云霞之侧,以四号洞、鹫峰泉为主体。这六角古井名为鹫峰泉,从上面印月亭俯视,可见井底一钩弯月涌出,故名为“月儿井”。


释迦洞


四号洞,俗称释迦洞,呈正方形,四根屏柱已残断,原中央台基释迦牟尼佛像一尊,现已无存。现存这尊佛像是按照原貌恢复的。


万佛寺石窟


万佛寺是陕北四大石窟之一,清凉八景之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号窟万佛洞


万佛洞是石窟寺的主窟,中央台基上泥塑三佛二弟子,正中央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二弟子立于仰莲台上,虔诚恭候。左边是阿难,他擅长记忆,能诵一切法,被称为多闻第一;右边是迦叶,他老年持重,资历深厚,办事稳妥,被称为头陀第一。

中央台基的左右是两面接地通顶的巨大浮雕屏壁,以右边屏壁外侧的雕刻最为精美,上面雕刻着佛传故事说法图、涅槃图,还有一座十五级楼阁式舍利塔,造型俊美,玲珑剔透。

从1937年7月至1947年3月,这里还曾经是中央印刷厂的生产车间。中央印刷厂的生产部门设有六个,即印刷部、机器部、排字部、装订部、刻印部。其中排字部就设在万佛洞门口,其他五个部门都设在万佛洞内。

毛泽东曾四次亲临清凉山,看望和慰问印刷工人和新闻工作者,与他们亲切交谈和联欢。同时一再叮嘱既要搞好印刷生产,又要保护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代伟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深厚的文化情结。


二号窟罗汉洞


二号窟罗汉洞,窟内主尊是三世佛,即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释迦牟尼和未来世弥勒佛,阿难,迦叶两旁侍立。地上凹凸不平的形状以及墙上的这些小孔就是当时安装中央印刷厂的机器所留下的。当时一号窟负责印刷,二号窟负责装订,为了工作方便,就在此凿了一个门。


三号窟弥勒洞


三号窟内主尊为明代雕刻的弥勒圆雕像,习惯上称弥勒洞。此窟开凿于明代,面阔6.7米,进深9米,高4.8米,在2米高的莲台上,仰坐着1.8米高的弥勒佛。窟顶的藻井雕刻着道教的八卦图和佛教的莲花图案,是佛道合一的标志。


诗  湾


清凉山的佛多、诗更多。在山腰峰回路转之处与三号洞相毗邻的,就是令人留恋往返的诗湾。这里历代名人题咏的碑石众多,形式多样,诗内容丰富,为清凉八景之一。以吟诗亭、石龙为中心,从1984年起镶刻了毛泽东、叶剑英、陈毅、谢觉哉、李木庵等老一辈革命者于延安所做的诗句,共诗词十五首,成为新诗湾。“诗中画”以东为历代名人题咏,称为旧诗湾。


定痂泉


位于紧靠延惠渠上方的石崖下,泉水从高约丈余的岩石缝里涌出,积入凿石而成的方池中,汁味甘甜,清澈见底。


水照延安


这里的“水照延安”一景更为有趣,在水钵右侧俯视水面,可见凤凰山延安古城墙的倒影,蔚为壮观,这一奇景被称为“诗中画”。


印月亭


印月亭是为赏月而建、游人登亭凭栏俯视,一弯月亮从井底涌出,所以此亭名曰“印月亭”。身临亭内,远可观凤凰雄姿,近可览延安城全景,俯可赏井底弯月,遥望南天,群山逶迤,足下延水,浩浩东去,惊喜不已,照相留影,巍巍宝塔,昂立嘉陵,正好作为背景。


庞公祠


庞公祠是为纪念北宋仁宗时龙图阁直学士庞籍而修建的。庞公祠为硬山顶三间木结构仿古建筑,面阔十米,深五点五米,内塑庞籍及侍从彩塑泥像三尊,并立重修碑记。原祠已毁,现祠为1984年按原貌重建的。


范公祠


范公祠是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修建的。


睡佛洞   

                                                                                    

睡佛洞,名曰睡,其实指的是佛涅槃。


药王庙


药王庙,是为了纪念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而建造的。建筑为卷棚式仿古建筑,上履黄色琉璃瓦,气势宏伟,金碧辉煌。中央基台上塑有药王孙思邈的泥像,两旁侍立东海龙王和尉迟恭。台基两侧是我国明代以前在人类医学事业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历代十大名医的雕塑,分别是:雷公、扁鹊、张仲景、王叔和、葛洪、岐伯、仓公、华佗、陶弘景、皇甫谧。


养生殿


药王殿也被称为养生殿,碑石上琳琅满目刻满了药王对医学的论述及《海上仙方》中的八十四条药方。这些偏方验方是中华名族医学宝库中的精华、既有着非凡的医学价值,又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蓬莱仙境


顾名思义,它是一组道教建筑,有“福地洞天”之称。院落虽小但却有是桃花洞、仙人洞、观音洞、老子洞。鲁班洞、活龙洞六洞;仙人石、仙人亭、蓬莱阁、仙人桥、撒珠坡、烂柯泉六景。


仙人洞


此窟为这一道观的主窟,窟呈方形,面阔七点二米,进深六米,高四点六米,窟外是木结构仿古建窟檐,内塑八仙庆寿泥塑十一尊。


观音洞


观音洞呈方形,凿于悬崖之上,内塑童子拜观音和龙女。


老子洞


洞呈方形,洞外有木构仿古建窟檐,洞内台基上塑老子讲经像,弟子尹喜跪拜,徐甲肃立聆听,造像静中有动,庄严肃穆。


鲁班洞


窟呈方形,中间塑的是鲁班,左边为调直童子,右边为划线童子。


仙人石


仙人石从何而来,据说是由飓风从蓬莱岛吹来的。康熙年间所刻的“仙人石”三个字历历在目,蓬莱门、蓬莱仙境、蓬莱阁由此得名。


活龙洞


在仙人石外侧,沿石阶而下,便是活龙洞。在天然形成的岩洞之内,塑有一尊彩色的火龙像,腾云驾雾。


烂柯泉


院内这口井叫“烂柯泉”,《延安府志》中载有“樵夫观仙棋烂柯”的故事。


琉璃塔


原建于宝塔区甘谷驿镇唐家坪村,1985年整体搬迁到仙人洞右上方。平面呈八角形,共七级,塔刹已不存,残高6.3米,塔芯以土坯泥浆砌筑而成,外表用56块琉璃片图案装饰,塔檐亦安装琉璃额枋、柱头、斗拱、檐瓦、勾头滴水、正脊、等构件。第五层塔志铭记载,此塔为明崇祯二年八月山西汾州府匠人侯大阳建造,琉璃构件也为汾州烧造,为陕西境内现存唯一的一座琉璃塔,弥足珍贵。


清凉碑林


大门为垂花式仿古门,院内廊架结构下镶嵌各类碑石158通,它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六十周年而建,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刘志丹、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手迹墨宝,也有郭沫若、莫耶等专家学者的题诗留言,这些诗词或直抒胸臆,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催人奋发,鼓舞人心,令人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