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整体建筑风格为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上方悬挂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匾额由徐向前题写。旧址的北面是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和税务总局旧址,马路对面是红四方面军总部和政治保卫局旧址。因为这里是当时的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所以这条路被称为首府路。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曾经见证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见证过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战斗的岁月,他们用满腔的赤诚,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在大别山区进行我党局部执政的艰难求索,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农武装割据。

(走廊上)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后,鄂豫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多次武装斗争,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了使革命斗争更大规模的发展,急需一个稳固的指挥中心。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先后从箭厂河迁到新集。新集成为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31年5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正式成立,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1932年1月,成立中共鄂豫皖省委,沈泽民任书记。省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等部门。

省委办公室

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召开重要会议、起草签发重要文件、写指示信、进行巡视等。

省委书记沈泽民的住室。沈泽民是浙江桐乡县人,著名文学家茅盾的弟弟。沈泽民博学多才,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31年4月受党派遣,从上海辗转来到大别山。在根据地工作期间,沈泽民为发展壮大苏区和红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沈泽民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但他毅然留在了大别山,同其他省委其他成员一起,重建红二十五军,坚持斗争,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1933年5月,省委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指示下,不顾敌强我弱的形势,贸然发起七里坪战役和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导致红二十五军损失过半。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沈泽民深刻认识到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的危害,彻底从教条主义转变到实事求是上来,决定将部分红军组成便衣队,转移到外线活动。1933年11月初,沈泽民在病重的情况下,给中央写下最后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他代表省委作了沉痛检讨,表示“今后惟有洗心革面,重新做起”,并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游击战的斗争方针。

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在新县卡房乡枣林山逝世,时年33岁。他把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大别山,也把敢于直面错误、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可贵精神留在了大别山。

省委宣传部办公室

当时根据地的宣传工作目的性强,形式也很多样。根据地成立了宣传队、音乐队等文化团体,兴起群众文化运动,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大力发行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根据地的党、政、军、群众团体已办有报刊近50种。很多群众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许多识字不多的妇女都知道马克思列宁。这些灵活多变的宣传方式,不仅很快传达到了千家万户,还有力回击了敌人的反动宣传。

部长成仿吾的住室。成仿吾精通多国语言,才华横溢,在长征路上还坚持传播文化知识,创立了“马背上的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成仿吾来到鄂豫皖后,亲自编写教材,在工农群众中开展识字运动,号召根据地军民“向山歌、民歌学习”,运用歌谣来宣传革命。当时中央军委就有个报告说:“从鄂豫皖边革命斗争的发动情况来看,革命文件不如革命口号,革命口号不如革命歌谣。”红军走到哪里,红色歌谣就唱到哪里,是大别山区革命斗争中最有特色的宣传方式。

1933年11月,成仿吾带着沈泽民临终前所写的报告,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离开大别山。1982年,成仿吾和夫人一起回到这里,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想起当年并肩战斗的战友,大多已不在人世,他声音哽咽,泪流不止,在这个房间里三进三出,赋诗一首:“三年战斗在此地,劫后重来无故人。多少英雄尽瘁去,山河依旧露深情。”

少共鄂豫皖分局办公室

少共鄂豫皖分局办公室,也是少共分局书记兼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的住室。

少共又称共产主义青年团。随着各级党委的建立,根据地相继成立了各级基层团组织,1931年10月,根据地共青团员发展到1.8万多人,他们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开办训练班、识字班,对工农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领导少先队和童子团壮大队伍,加紧训练,是支援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力量。

陈昌浩曾留学苏联,“能文能武。被誉为鄂豫皖党政军“三驾马车”之一。1931红军攻打黄安的时候,军部决定让红军缴获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参与战斗。时年25岁,身为四方面军总政委的陈昌浩登上飞机,在飞机上,他一边往下撒传单,一边朝敌人阵地扔炸弹,拉开了总攻黄安的序幕。在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的北上南下之争中,他错误地执行了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西路军失败后,陈昌浩于1939年去了苏联。1952年回国后曾担任过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职务,主持编写了《俄华词典》。

陈昌浩一生光明磊落,心胸坦荡,从不文过饰非。虽在肃反运动和长征中犯过错误,受过挫折,但他知错即该,对党忠诚,从未动摇过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省委组织部

这里是鄂豫皖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及组织部长郭述申的住室。

为加强党的领导,根据地首先是完善了上至省委,下至支部的各级党组织,精简了层次和人员。管辖19个县的中共皖西北特委,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交通员、炊事员,总共也才15人。其次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积极发展党员。【比如黄安和麻城等县委,当时提出了吸收新党员的五个条件:革命性强的;经济地位低的;与反革命派无社会关系的;习惯好的;无恶劣嗜好的。经过整顿,劝那些不具备入党条件的人出党,党员数量比之前甚至有了减少,黄安减少300余人,麻城减少200余人。】到1931年10月,根据地党员已超过2.3万人。党组织还很重视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干部能够廉洁自律,率先垂范,紧密联系群众。

组织部长郭述申,是湖北孝感人,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中纪委副书记。1929年4月作为中央巡视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不顾生命危险,巧妙地躲过敌人的追踪,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豫南大地,三次完成党中央安排的巡视任务,将大别山党组织和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群众的革命愿望等实际情况汇报给周恩来,为中央布署建立鄂豫皖根据地的重大决策,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巡视制度沿用至今,一直都是中央了解地方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妇女部

妇女部长朱淑芬,新县泗店人,1932年牺牲时,年仅20岁。

在妇女部和各级妇女会的号召下,当时大别山倍受封建压迫的妇女们政治觉悟不断提高,积极投入革命斗争。1939年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在描述大别山区的妇女情况时这样写道:“这些妇女多数不能读书写字,但是对资本主义和世界大事却了解的一清二楚”。她们在斗争中“时常走上了农民的前线。”她们“最先关心的是保护红军,还做千千万万的布鞋草鞋送给红军。”

在当时的大别山区,很多家庭都挂着“拥军袋”,妇女每次做饭时,从准备下锅的米中抓几把放进袋里,积累起来,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捐给红军。她们动员自己的家人参加红军,母送子,妻送夫的场面随处可见,有的才新婚刚刚几天,就把丈夫送上前线,刚才提到的妇女部长朱淑芬,就是在新婚第三天,送丈夫参加红军,还没来得及感受一点点生活的幸福,就双双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根据地人民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为革命节衣缩食,含辛茹苦支援前线,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保护红军,人民群众与党和红军这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任凭敌人怎样封锁、挑拨都无法分割。

分局、省委会议室

当时,分局开会制定工作计划,由省委及省委的下设部门去执行,苏区党的日常工作由省委主持。展板上展示的是193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成立之时产生的11位分局委员,他们分别是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曾中生、高敬亭等。

高敬亭委员,河南省新县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了红二十八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成为大别山坚持斗争的一面旗帜,被周恩来同志称赞为“闻名大别山的游击专家。”

分局和省委成立后,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各项建设。

在党的建设方面,不断健全内部机构,积极发展党员,逐步形成了省委、特委、县委、区委、支部等完整的组织系统,使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政权建设方面,先后建立了新集市、列宁市、白雀园市和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各区、乡苏维埃政权都普遍建立。大家请看这张鄂豫皖苏维埃组织序列表,可以看到,苏维埃政府由外交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等九个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局、革命法庭组成,组织机构相当健全,分工也相当明确。虽然是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但也根据根据地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了一些改造。

土地改革方面,当时的大别山,大多数土地都掌握在极少数地主的手中,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有饭吃,要土地、要政权。”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地建立后,土地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但三省党组织在土地革命发动上,既无经验又无现成法规可遵循,便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分局和省委成立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标准,把农村阶级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地主五类,这个标准,同两年后毛泽东发表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这篇光辉著作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文件就是当时分局写给麻城、黄陂、孝感关于重新分配土地的指示信和土地通令。

经济建设方面,根据地大力发展生产,成立了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和税务总局,并发行了货币,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文化建设方面,开办了列宁小学,普及义务教育,广泛组织识字班、平民夜校,到处呈现着“子教父、媳教婆”的生动场面。

翻身农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党和红军紧紧联系在一起,根据地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进入发展的鼎盛阶段。根据地的党组织,把马列主义理论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成为留给大别山的宝贵财富,也为新中国党的执政提供了经验。


红四方面军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上面“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9个大字是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所题写。

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红安县七里坪成立,由徐向前任总指挥,在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发展到4.5万余人,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英勇转战于湖北、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十多个省地,先后开辟了鄂豫皖和川陕两块革命根据地。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数翻雪山,三过草地,有力策应了红一、二方面军北上。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主力整编入刘伯承为师长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解放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发展成为中原野战军。之后更名为第二野战军。建国后,他们又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这支以工农群众为主的英雄部队,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党政军人才,还有数以万计的将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将永远受到党和人民的纪念。

红四方军总部旧址,占地1600平方米,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政治部、参谋部、经理处等办公场所,以及张国焘和徐向前的住室。

参谋部

沙盘是昔日新集城的地貌。参谋部是红军的指挥中枢,鄂豫皖红军很多精妙的战例就是在这里策划指挥的。

尤其是第三次反“围剿”中的四大战役更是参谋部的经典之作。“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等原因,蒋介石布署了第三次围剿,却还未来得及发动,刚刚成立的红四方面军抓住战机,在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七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发动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次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

黄安战役是四大战役的揭幕之战,红军运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历时43天,歼敌1.5万余人,活捉敌69师师长赵冠英,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胜利,分局将黄安改名为现在的红安。首战告捷,再战商潢,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二师一出马就遭到红军的毁灭性打击,师长汤恩伯被撤了职,商城守敌弃城南逃,商城不战而克。随后,红军2万将士挥师东进,再战苏家埠,歼敌3万余人,俘敌总指挥厉式鼎,开创了红四方面军大兵团作战的先例,国民党守城官兵缴械投降,列队迎接红军进城。在最后的潢光战役中,红军速战速决,仅用了5天时间,就歼灭敌军8个团,收复并进一步扩大了潢光南部根据地。

四大战役的胜利,红军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歼敌正规部队40个团,6万余人。使鄂东、皖西、豫南三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开创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极盛局面,策应和支援了中央红军。中央苏区《红色中华》以《鄂豫皖红军的空前大胜利》为题对四大战役进行了报道。

经理处

经理处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早期鄂豫皖红军的后勤补给主要来源于战斗缴获和苏区百姓的支持。随着根据地的不断发展,苏区建设了兵工厂、被服厂、红军医院。但总的来说,还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1931年的黄安战役历时43天,为了支援红军“围城打援”,数万群众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送饭队、洗衣队不分昼夜地为红军服务。有一首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生动地再现了这种历史场面。

穷苦的大别山人民,不但养活了4万多红军,还支持了20多万地方武装,一大批英勇将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军需处处长,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吴先恩中将说:“红军用最小的后勤,支撑了最艰苦的战争。”其实也可以这么说,红军还拥有最大的后勤,人民群众是红军最坚强的后盾。郑义斋,被誉为“红色理财专家”,曾任红四方面军经理部部长,他在鄂豫皖所采用后勤管理经验,在长征途中被广为推广。

张国焘住室

张国焘是江西省萍乡县人。1920年10月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为我党的早期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1931年4月,受中共中央指派,张国焘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分局书记和军委主席时,他在整顿党的组织,整编地方武装,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在根据地推行“左倾”主义路线,大搞肃反运动。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分局和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进入川北,创建川陕根据地。1935年,红四方面军完成长征与中央红军在懋功会师,由于对革命形势错误的估计,张国焘与中央产生了分歧,他迟迟不执行中央北上的决定,而是挟军南下,另立“中央”,后遭受重大挫折,被迫放弃分裂主义路线。1938年清明节,他乘祭拜黄帝陵之机离开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1979年12月,张国焘病逝于加拿大多伦多。

后来有人为张国焘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国破家亡挺身立党,有始却无终,已辩忠奸留史册;涛惊浪骇分道扬镳,将功难补过,非凭成败论英雄。从最初的热血青年、中共的创始人之一、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到背叛党和革命,最终客死异乡。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思考和叹息。

徐向前住室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他年仅三十岁就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是红四方面军的旗帜和精神领袖。

1927年,在国共合作面临分裂的严重关头,徐向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期间,妻子程训宣在肃反中被错杀,他依然相信党,相信组织。在红军长征途中,徐向前做出了红军不打红军的决定。避免了革命损失,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1936年徐向前任西路军总指挥,由于孤军奋战,兵力悬殊,弹尽粮绝,最后惨遭失败,部队被打散,他沿途乞讨,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奔赴抗日最前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建国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说:“我的经历是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人民的奋斗历史联结在一起的。”张国焘和徐向前的人生轨迹,曾经在这里交汇,之后却又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一个成为开国元勋,一个沦为歧路亡羊。道路决定命运。任何人都不能把个人的荣辱进退凌驾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上,只有紧跟党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