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湄余铁壁合围剿匪指挥部旧址
左家大院是宏伟壮观而又古朴典雅的红色三合院建筑,房主左国良是当时猴场街上比较有名的大地主。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战役中就将指挥部设在左家大院,解放后一度为草塘镇政府办公所用,由于2007年在草塘镇政府搬迁,该建筑随着被搬迁于此。
左厢:
土匪是社会的寄生群体,其本质是反政府社会、反人民、反法制、反伦理的。他们的发家史,就是善良的穷苦百姓的受难史。解放前,匪势之凶猛、气焰之嚣张、手段之恶劣,严重危害百姓,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
1949年底,瓮安、余庆、湄潭地区相继解放,但国民党“中统”特匪继续推行“反共应变计划”,妄图长期盘踞解放区,制造混乱。12月3日,地委、专署任命吴近仁为瓮安县长,上任当天即发布《瓮安县人民政府布告》,宣传剿匪政策,保护人民利益。
第一部分 匪患猖獗
土匪历来危害社会,给人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随着解放战争的打响,万恶的土匪被逐渐消灭,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人民政权相继诞生。但是,解放初期,土匪残余势力仍不甘心灭亡,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唆使下,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疯狂反扑,1950年3月又发展到高峰。据时任县长吴近仁回忆,瓮余湄地区历来匪乱不止,加上国民党反动派骨干分子、恶霸地主等有目的、有计划的推动,因而剿匪的斗争十分艰巨和复杂。
第二部分 军事进剿
对匪患进行军事进剿是巩固新生政权、维护人民利益以及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开国大典上,朱德总司令宣读了关于《肃清土匪和其它一切反革命匪徒》的命令。
1950年2月,邓小平亲自将《关于西南情况和工作方针》加急电报放在了毛泽东的案头,内容为:“鉴于西南匪患的猖獗,剿匪已成为全面的中心任务,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根据毛主席的批示,3月22日,刘伯承、贺龙、邓小平联名发布了剿匪布告,拉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的序幕。《布告》指出,这一任务“要比普通的军事斗争艰苦得多复杂得多”,“仍然包括流血和牺牲”,而且“不是打几个冲锋就能解决问题的”。要取得胜利,需要有智慧、有策略、有办法。
1950年3月18日,根据党中央、西南局关于剿匪的指示,中共贵州省委、省军区党委成立了剿匪委员会,并建立东、西两个集团指挥部领导剿匪斗争。4月10日至6月1日,解放军进行了收复县城、草塘合围驻剿、长岭进剿等剿匪斗争,6月21日至7月10日,东集团指挥部指挥长潘焱(军区参谋长)组织瓮(安)、余(庆)、湄(潭)铁壁合围战役。经过20天的剿匪斗争,“中国陆军392部队第三团”全部解体,生俘匪“野战司令王福堂,歼灭土匪主力3172人,缴获小炮11门,炮弹310发,轻重机枪48 挺,长短枪1621支,子弹34000多发,战马32匹,粮食10万多公斤。
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是贵州剿匪首次大合围,这次合围是贵州剿匪斗争的转折点,拉开了贵州大规模围歼土匪的战幕,对巩固新生政权,对贵州、西南乃至全国剿匪、清匪斗争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和历史意义。
11月中旬至12月27日,贵阳军分区参谋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吕云峰率8个连的兵力对盘踞在瓮安、平越、黄平、余庆4县结合部朱家山、云雾山区的土匪、叛军开展合围、进剿和驻剿,活捉匪首陈英、符治绑、肖士亮(又名肖时良)等321人,争取投诚439人,歼灭匪徒779人。
从此,瓮安及周边地区匪患根除,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安定。
正房—政工室:
政工人员在此办公,为开展政治宣传出谋划策;里边是政工人员卧室,简陋的陈设体现出当时条件的艰苦。
正房—机要室:
简单的设备,战争年代曾是联系各方的纽带,主要负责对外机要传递和公文保密工作。
正房—作战指挥室:
作战指挥室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简易沙盘。遥想当年,指挥长潘焱运筹帷幄,就在这堆沙土上比比划划,硬是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正房—会议室:
两张当年的桌子,两盏当年的马灯,成就了当年指挥部领导层的剿匪大计。
正房—住室:
下面是警卫员住室,里边儿是指挥长潘焱的住室,虽然条件不好,但从那被油烟熏黑的马灯,人们仿佛看到了潘焱为革命挑灯夜战的身影。
右厢:
第三部分 政治攻势
军事进剿为政治攻势开辟道路,政治攻势进一步扩大军事进剿的战果。在西南剿匪斗争中,邓小平指示西南局制定了“一元化”剿匪工作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功。他要求:“我们必须组织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的力量,统一指挥、统一政策,全力进行剿匪”。毛泽东对此非常赞赏,并号召各地领导剿匪工作的同志和部队学习借鉴。
为了从根本上扫除匪徒的生存空间,解放军制订了一系列工作方针和铁的纪律,他们化为工作队,成立宣传队,建立农协会和民兵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和房东座谈会,大力宣传贯彻“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创办进步刊物,创作歌曲、山歌、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动员匪属劝匪来降,并通过标语宣传、帮助群众劳动生产等方式,用纪律、政策和行动来发动、组织和感化群众,改造匪徒,从而使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及时汇报匪情,布下了一道人民群众的天罗地网,令匪徒无处容身。
通过剿匪,建立了革命新秩序,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逐步完善,人民得以当家作主,新生政权得以巩固,瓮安及周边地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部分 光昭青史
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斗争的伟大胜利,使瓮安及周边县市新生的各级人民政权获得了巩固,安定了社会秩序,为今后土地改革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放军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各族群众积极参战,大力支援,军民团结,共同对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共同对敌的胜利凯歌。
据统计,在瓮安解放及剿匪斗争中,有70多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