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坝会议会址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县城50公里,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56公里。
苟坝村是枫香镇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历经近80年风雨,过去苟坝会议遗址破败不堪。今年3月以来,作为贵州“5个100”工程之一,苟坝红色旅游景区项目破土动工,整个工程投资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亿。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苟坝会议,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成功实现了四渡赤水的战略目标,中国革命由此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村是枫香镇西北的一个小山村。
【真理之树】
有400多年树龄的铁沙棠树,被老百姓称之为“真理之树”,因为它见证了1935年中央红军进驻苟坝的情景。
【毛泽东小道】
这条蜿蜒小路就是当年毛主席提着马灯去找周恩来走过的。前面1.5公里的山脚下,有一个叫“长五间”的四合院,周恩来当年就住在那里,苟坝会议召开的那天深夜,毛泽东提着马灯,就是从这条小道上去找周恩来的,说服他提议取消了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条小道被当地百姓称为“毛泽东小道”。如今,中国革命已经从这条小艰辛的小道,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
【苟坝会议会址】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后,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苟坝会议。在这座小院里,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被取消了;成立了长征中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毛泽东还被免去了前敌司令部政委,有着中国革命一波三折的军事决策故事。
苟坝会议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遵义会议的续篇;是四渡赤水的关键点;是确立毛泽东在领导和指挥红军长征地位的历史起点。
【毛泽东旧居】
苟坝会议期间,毛主席就居住在位于会址右侧的一间民房内。
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夫人随军长征,住在离这里约一公里远的黑神庙的红军医院里。20多天前,二渡赤水时,贺子珍在白沙村临产,他们将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托放在老乡家里了,体弱多病的贺子珍又随休养连长征。那天晚上,毛泽东提着马灯,就是从这里走了1.5公里的崎岖小路,去说服周恩来。
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于1931年11月,是全国苏维埃政府肃反保卫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前身,是1931年夏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的中共苏区中央局政治保卫处。苏区中央局常委、宣传部长王稼祥兼任处长。国家政治保卫局是工农民主政权设立的司法机构。负责侦查、压制和消灭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反革命组织活动和清除盗匪。1935年,红军到达延安后,国家政治保卫局改称西北政治保卫局。长征途中,中央同时还设有特工科,对外称中央组织部四科。
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长征中,红九军团多次担负侧翼掩护任务,以善于单独执行作战任务而著称。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指挥下,红九军团凭借善于穿插迂回、机动作战的优势,牢牢地牵住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的“牛鼻子”,分散了敌军对中央红军主力的注意力,多次为红军主力顺利脱险争取了时间。罗炳辉就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主人翁的原形。
【标语馆】
早在毛泽东刚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就特别重视宣传工作。每到一处,都会让宣传兵拿上扫帚、石灰水、毛笔等在墙壁上写上大量的标语,那时候也不用担心写坏了墙壁不好看。标语的形式有十多种,有宣传党和红军的,有宣传抗日的,有宣传打倒国民党的,还有宣传扩充红军的......标语内容大多通俗易懂、喜闻乐见,非常大众化和口语化,还有诙谐幽默的顺口溜及漫画。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红军总政治部是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机关,前身为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成立于1931年2月,内设机构有组织部、宣传部、动员部、敌工部、青年部、《红星报》编辑部等。左前方的第一间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中间一间是《红星报》编辑部。当时,《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就住在里面。靠右的一间是陈云旧居。
【红军医院(黑神庙)】
1935年3月,红军长征来到苟坝,把苟坝村作为中央红军机关驻地。当时为抢救红军伤员,就把位于火烧坡脚的黑神庙改为临时战地医院,驻扎红军直属机关和休养连。
由于条件受限,红军只能开展简单的包扎和手术。救治所设备、药材十分简陋和缺乏,连常用的红药水、碘酒、药棉都很少。为此医院人员自力更生,发动群众,就地取材,削竹木制作器械,采挖草药配置中药。
解放前,黑神庙被改为“老私馆”,只有富家子弟才能在此读书;1949年“老私馆”时代结束;1962年改为粮仓(由原来的三层改为一层);上世纪80年代八圣殿(前殿)被拆毁。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为三进院落的黔北传统木结构寺院,坐东向西,由山门、前院、中院、正殿、僧侣墓群组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2014年,黑神庙按原样修复,每院留出一个厢房作为红军革命历史的展示和见证,重现临时救治所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