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多伦路201弄2号。1930年3月2日下午两点左联成立大会在这里召开。会场布置是一只讲台,一块黑板,旁边是三只靠背椅,下面是长条凳和方凳。大约有50多人出席会议。大会通过纲领,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村、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7人为执行委员;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等下属机构。大会从下午2时开到晚7时结束。
第一部分 创建•历程
(一)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革命处于低潮。然而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鲁迅、茅盾、冯雪峰、冯乃超、沈端先、阳翰笙、蒋光慈、钱杏邨……等一大批革命文化人、进步知识分子从广州、武汉、北京、日本等地汇聚上海,利用上海特有的社会环境,从事革命的、进步的文化活动。
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转变方向,通过改版后的《创造月刊》,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楼适夷等一批共产党员作家也组织起他们的社团“太阳社”,出版《太阳月刊》,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创造社、太阳社通过办刊物,写文章,广泛翻译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左联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
(二)
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的青年受当时苏联及日本的左翼文艺思潮影响,错误地把鲁迅、茅盾等作为小资产阶级甚至封建主义作家进行批判,引起了鲁迅、冯雪峰等人的反批判,终于酿成一场著名的“革命文学”大论战。
1929年夏秋,周恩来、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指示创造社、太阳社停止和鲁迅论争,团结起来,成立一个革命的文学团体。李富春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作了部暑,文委书记潘汉年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历时一年半的进步文艺界内部的思想论争终于停息。1929年秋,左联筹备工作启动,他们经常在北四川路、窦乐安路口的公啡咖啡馆开会。左联筹委会有12人组成:鲁迅、郑伯奇、沈端先、冯乃超、彭康、阳翰笙、钱杏邨、蒋光慈、戴平万、洪灵菲、冯雪峰、柔石。
(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左联的成立,在我国现代文学史,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
左联成立大会后,画家王一榴创作了漫画《左翼作家联盟》,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作了演讲,对左联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与希望:
第一、对于旧社会,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
第二、战线应该扩大;
第三、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
(五)
左联于1930年8月、1931年11月发表两个决议,1935年又发表新的纲领草案,其中1931年决议是在瞿秋白指导下由冯雪峰执笔的,在左联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六届四中全会后,遭到王明路线的残酷打击。1931年他来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对纠正左联的过左倾向,引导左联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冯雪峰,左联重要领导人,党和鲁迅之间的联系人。在1931——1932年他担任左联党团书记期间,重整左联,使左联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四面出击的新局面。
(六)
左联有各种组织。
(七)
1931年左联加入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成为它的一个支部,萧三是左联派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代表,中国左翼文化运动汇入了世界左翼文化运动的潮流。
(八)
文艺大众化是左联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左联为此成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大众文艺委员会”等组织,多次组织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
(九)
左联成立后,国民党反动派拼凑一些御用文人,打出“民族主义文学”旗号,妄图与左翼文学相抗衡。左翼文坛群起反击。
(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进逼,国难日深,左联人士心急如焚。在此情况下,左联党团书记周扬在1934年10月上海《大晚报》发表《国防文学》一文,首先提出“国防文学”口号。
针对“国防文学”口号的提出,鲁迅、冯雪峰、茅盾等共同商讨后提出另一个口号:“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由胡风首先著文提出,得到一部分左翼作家赞同,但遭到另一部分“国防文学”口号拥护者的反对,由此形成一场激烈的论争。莫文华(刘少奇)针对这一情况,著文发表意见,认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是正确的。
1935年8月,王明等指示萧三写信回国,命令解散左联。另组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成立中国文艺家协会。
(十一)
左联成立后,先后在北平、天津、保定、青岛、西安、广州和日本东京建立分盟及支部。
第二部分 文学成就
(一)
左翼十年间,约有200位盟员作家投身文学创作,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各类翻译作品达520种之多,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二)
左翼文学作品以其思想意识的先进、艺术形式的新颖而备受读者欢迎,也受到日本、欧美各国瞩目;美国作家斯诺、史沫特莱、伊罗生通过鲁迅、茅盾等我国左翼文学领导人,将我国部分左翼文学作品介绍给国外读者;日本《改造》杂志社也请鲁迅推荐左联青年作家作品,译成日文在该刊发表,鲁迅推荐了艾芜、沙汀、欧阳山、周文等青年作家的小说。
(三)
旧中国的电影一向由武侠神怪、鸳鸯蝴蝶唱主角,而远离现实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作品,左翼电影应运而生。
1932年,沈端先、钱杏邨、郑伯奇进入明星影片公司任编剧顾问,后田汉、阳翰笙也进了艺华电影公司任总顾问和编剧主任。
1933年3月,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以沈端先为首的电影小组,成员有钱杏邨、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等4人。在党的电影小组领导下,一批左翼文化界的导演、演员进入电影圈,同时团结、争取了一批有较高艺术成就的老影人,把他们团结在左翼的旗帜下,从而逐步建立了左翼电影阵地。从1933年起,陆续拍摄、上映了《三个摩登女性》,《狂流》,《春蚕》等一批有声有色的新型影片(到1937年共拍摄、上映74部),广受观众欢迎,开创了我国左翼电影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部分 反抗•牺牲
(一)
整个左联时期,国民党对左翼文艺运动进行了残酷围剿,他们发密函,出通辑令,查禁进步书刊,左联就是在这样腥风血雨中成长起来的。
1931年1月17日、18日,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等5位左联盟员在上海汉口路东方旅社开会时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捕。2月7日在龙华英勇就义。
(二)
李伟森,又名李求实,1903年生,湖北武昌人。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到上海,1930年3月2日出席左联成立大会。编译有《朵思退夫斯基》、《俄国革命画史》等。
柔石,原名赵平复,1902年生,浙江宁海人。早年在北京大学旁听过鲁迅先生讲课,1928年到上海后住虹口景云里,与鲁迅先生为邻,和先生共同组织“朝花社”,大力介绍北欧及东南欧各弱小民族文学,出版各国美术作品,为新文艺事业做出贡献,是鲁迅器重的学生与战友。1930年3月2日出席左联成立大会,任左联执委,编辑部主任。著有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
胡也频,1903年生,福建福州人。1930年5月和妻子丁玲从济南来上海双双加入左联,任左联工农通讯运动委员会主席。著有《也频诗选》,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
冯铿,1907年生,原名冯岭梅,广东潮州人。1928年和丈夫许峨同来上海,和广东同乡革命作家林伯修(杜国庠)、洪灵菲、戴平万等共同从事左翼文学活动。1930年3月2出席左联成立大会,是左联派驻“苏准会”(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会)代表。著有小说、《重新起来》、《贩卖婴儿的妇人》、《小阿强》等。
殷夫,1910年生,笔名白莽,浙江象山人。早在中学时代就投身革命,曾几次被捕入狱,但出狱后仍不改其志、继续革命。1930年3月2日出席左联成立大会。 殷夫是三十年代左翼诗坛著名的“红色鼓动诗人”,他的《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别了,哥哥》等诗作表现了强烈的革命战斗精神,富有鼓动力量。鲁迅先生对他的诗集《孩儿塔》评价很高。
(三)
左联5位青年作家殉难后,左联当即发表两份宣言:一份是告全国人民的,另一份是告世界各国进步文化界的,宣言揭露了敌人的暴行,激起国内国际的抗议浪潮。
鲁迅先生领导下,冯雪峰赶编了《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其中收有左联的两个宣言、烈士小传、烈士遗著等。
为向日本人民报道“左联五烈士”的生平业绩及左联的抗议,左联的两位日本友人山上正义和尾崎秀实编辑了《支那小说集•阿Q正传》一书,书中除日译《阿Q正传》外,还刊出了几位烈士的照片、作品及左联的宣言,可说是一本关于他们的纪念专集。
通过高尔基的传播,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也发表了抗议宣言,苏联、德国、法国、美国等12个国家的28位世界著名作家在抗议宣言上签名,声讨国民党当局屠杀中国革命作家的罪行。
(四)
鲁迅在闻讯5位青年作家牺牲后,悲愤难忍地吟出了这首《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为悼念柔石等烈士殉难,鲁迅选了德国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刊登在《北斗》杂志上,“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两年后的 1933年2月,左联五烈士牺牲两周年,鲁迅仍难抑悲愤地写下了这篇饱含深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并预言“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现他们的时候的……”
左联时期牺牲的盟员作家除五烈士外,还有潘漠华、洪灵菲、彭家煌、童长荣等几位:潘漠华、洪灵菲被敌人杀害于北平或南京;彭家煌在敌人狱中横遭折磨,出狱不久病逝;童长荣牺牲在东北抗日战场上。
左联存在的6年间,始终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害,上海、北平、保定等地大批盟员被捕入狱。
(五)
1933年5月14日,左联党团书记丁玲、社联领导人潘梓年被特务绑架。左联发表宣言,声讨国民党当局的暴行;进步文化界也组织营救委员会发表宣言进行营救。
丁玲被绑架的当天,前往丁玲寓所联系工作的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左联作家应修人也遭到特务围捕,应修人在与敌搏斗中不幸坠楼,壮烈牺牲。
第四部分 纪念•研究
(一)
1980年3月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50周年,北京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当年文总及左联领导人胡乔木、周扬、茅盾、阳翰笙等出席会议,《人民日报》发表了他们的长篇讲话或书面发言。
1990年3月2日是左联成立60周年,北京、上海举行纪念活动。
2000年3月2日是左联成立70周年,上海举行纪念大会及学术研讨会。
(二)
左联诞生70年来,出版了一大批研究专著及资料书,如《左联回忆录》、《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还有香港学者王宏志先生的两部中、英文专著也各具特色。
(三)
左翼文学光辉灿烂,左联作家群星璀灿,数十年来,一直在祖国的文学天空熠熠闪光,照耀后世。
(四)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六年战斗历程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运动” 。